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相关学科的应用论文

考虑多振动温度模型的高温气体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9页
        1.1.1 高温气体效应第15-16页
        1.1.2 温度模型第16-18页
        1.1.3 二温度模型局限性第18-19页
    1.2 研究意义第19-21页
    1.3 研究现状第21-2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21-2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23-25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高温气体效应数值模拟中网格收敛性判据研究与应用第27-51页
    2.1 网格收敛性判据研究第27-32页
        2.1.1 模型选取第27-28页
        2.1.2 工况选取第28页
        2.1.3 壁面网格收敛判据第28-29页
        2.1.4 非平衡模型下热流网格收敛性研究第29-31页
        2.1.5 完全气体模型下热流网格收敛性研究第31页
        2.1.6 不同催化条件下热流网格收敛性研究第31-32页
        2.1.7 结论第32页
    2.2 网格收敛性判据应用第32-50页
        2.2.1 计算模型第32-33页
        2.2.2 计算条件第33页
        2.2.3 高温气体效应对流场结构影响分析第33-41页
        2.2.4 高温气体效应气动热影响分析第41-49页
        2.2.5 结论第49-50页
    2.3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多振动温度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第51-75页
    3.1 多振动温度模型控制方程组第51-60页
        3.1.1 流动控制方程组第51-54页
        3.1.2 热力学模型第54-55页
        3.1.3 输运系数第55页
        3.1.4 化学反应模型第55-58页
        3.1.5 各能量松弛模型第58-60页
    3.2 多振动温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第60-73页
        3.2.1 控制方程组无量纲化第60-62页
        3.2.2 坐标变换第62页
        3.2.3 系数矩阵第62-68页
        3.2.4 粘性项数值离散第68页
        3.2.5 对流项数值离散第68-73页
    3.3 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多振动温度模型算例验证第75-89页
    4.1 二维圆柱算例第75-78页
        4.1.1 算例模型及条件第75-76页
        4.1.2 算例结果第76-78页
    4.2 空气来流球头算例第78-83页
        4.2.1 算例模型及条件第78-79页
        4.2.2 算例结果第79-83页
    4.3 高焓风洞试验球头算例第83-85页
        4.3.1 算例模型及条件第83页
        4.3.2 算例结果第83-85页
    4.4 微量组元振动温度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第85-87页
    4.5 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多振动温度模型对高温气体效应数值模拟的影响第89-99页
    5.1 RAM_C2算例模型及条件第89-90页
    5.2 算例结果第90-97页
        5.2.1 流场结构第90-93页
        5.2.2 驻点线分布第93-97页
    5.3 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9-102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99-100页
    6.2 创新点第100-101页
    6.3 工作展望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9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9-110页
    论文发表第109页
    专利申请第109页
    竞赛获奖第109-110页
附录 A 空气化学反应模型与组元常用数表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通信中的多普勒分集与空间分集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声速来流中气体燃料喷注混合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