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及发展 | 第13页 |
1.2.2 互联网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2.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21-23页 |
2.2.1 市场法 | 第21-22页 |
2.2.2 成本法 | 第22页 |
2.2.3 收益法 | 第22-23页 |
2.3 互联网企业估值的特殊性 | 第23-29页 |
2.3.1 互联网企业定义及特征 | 第23-27页 |
2.3.2 互联网企业估值的难点 | 第27-29页 |
第3章 DEVA模型的缺陷及其修正 | 第29-40页 |
3.1 DEVA模型的思路及特点 | 第29-31页 |
3.1.1 DEVA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3.1.2 DEVA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0页 |
3.1.3 DEVA模型的特点 | 第30-31页 |
3.2 DEVA模型的缺陷 | 第31-34页 |
3.2.1 没有明确互联网用户属性 | 第31-32页 |
3.2.2 用户与企业价值的平方关系不再成立 | 第32-33页 |
3.2.3 没有考虑互联网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多元化 | 第33-34页 |
3.3 DEVA模型修正的思路 | 第34-38页 |
3.3.1 对用户属性的修正 | 第34-35页 |
3.3.2 对用户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的修正 | 第35-37页 |
3.3.3 增加市场占有率指标 | 第37-38页 |
3.4 修正的DEVA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38-40页 |
第4章 修正的DEVA模型在SQ公司价值评估的应用 | 第40-47页 |
4.1 案例简介 | 第40-41页 |
4.1.1 SQ公司概况 | 第40页 |
4.1.2 案例的适用性分析 | 第40-41页 |
4.2 修正的DEVA模型的应用 | 第41-43页 |
4.2.1 数据的选取和确定 | 第41-42页 |
4.2.2 评估结果 | 第42-43页 |
4.3 传统DEVA模型的估值结果 | 第43页 |
4.3.1 数据的选取和确定 | 第43页 |
4.3.2 评估结果 | 第43页 |
4.4 修正前后估值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43-47页 |
4.4.1 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 | 第43-44页 |
4.4.2 评估结果增值分析 | 第44-45页 |
4.4.3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启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