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1 项目风险预控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风险预控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21-2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3 论文结构 | 第22-25页 |
1.4 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现状 | 第26-36页 |
2.1 海外通信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2.1.1 整体情况概述 | 第26-27页 |
2.1.2 代表性企业概述 | 第27-28页 |
2.1.3 海外通信项目主要地域分布 | 第28-29页 |
2.1.4 海外通信项目承包的主要模式 | 第29-30页 |
2.1.5 海外通信项目的主要特点 | 第30-31页 |
2.2 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现状 | 第31-36页 |
2.2.1 常用项目风险预控方式 | 第31-32页 |
2.2.2 海外通信项目常见风险类别 | 第32-33页 |
2.2.3 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的特征 | 第33-34页 |
2.2.4 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2.2.5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大数据技术在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中的运用 | 第36-53页 |
3.1 大数据技术与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的契合性分析 | 第36-38页 |
3.1.1 大数据技术与风险识别 | 第36页 |
3.1.2 大数据技术与风险评估 | 第36-37页 |
3.1.3 大数据技术与风险控制 | 第37-38页 |
3.2 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42页 |
3.2.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预期目标 | 第38页 |
3.2.2 资源需求 | 第38-42页 |
3.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模式 | 第42-53页 |
3.3.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外通信项目风险预控模式的基础 | 第43-44页 |
3.3.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风险识别模型 | 第44-47页 |
3.3.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风险评估模型 | 第47-50页 |
3.3.4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风险控制模式 | 第50-53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53-71页 |
4.1 案例引入 | 第53-55页 |
4.1.1 案例概述—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 | 第53-55页 |
4.1.2 选择该案例的理由 | 第55页 |
4.2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预控状况 | 第55-64页 |
4.2.1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预控组织机构设置 | 第55-56页 |
4.2.2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识别 | 第56页 |
4.2.3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评估 | 第56-62页 |
4.2.4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 第62-63页 |
4.2.5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预控情况总结 | 第63-64页 |
4.3 中兴通讯安哥拉EDEL智能电表项目风险预控优化方案 | 第64-67页 |
4.3.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项目风险预控模式的组织机构设置 | 第65-66页 |
4.3.2 构建物联网系统 | 第66页 |
4.3.3 考核评价机制的调整优化 | 第66-67页 |
4.3.4 项目风险预控平台开发 | 第67页 |
4.4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4.4.1 人员组织方面 | 第67页 |
4.4.2 软硬件设施 | 第67-68页 |
4.4.3 项目风险预控工作的绩效考核层面 | 第68页 |
4.4.4 项目风险预控的三大环节 | 第68-69页 |
4.5 合理化建议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1页 |
未来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