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苏州园林小空间大氛围设计手法探究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1 “小中见大”园林设计手法的经验研究第12页
        1.1.2 建筑设计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第12-13页
        1.1.3 物理心理层面双向研究园林设计的价值存在第13页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3-14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古代研究文献第14页
        1.3.2 近代研究文献第14-15页
        1.3.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17-19页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7页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框架第17-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美学背景探究第20-26页
    2.1 “模山范水”—亲近自然的文人园林发展第20-22页
        2.1.1 士人阶层在中国古代整个文化体系之中的关键作用第20页
        2.1.2 文人园林美学发展—对自然的向往第20-22页
    2.2 有限空间创造空间无限的感官体验第22-23页
    2.3 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含蓄美第23-26页
第3章 “多观景界面”与“多视觉层次”的塑造,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第26-57页
    3.1 单位占地面积内,观景界面的数量与差异性对视觉容量的影响第26-30页
        3.1.1 人在单位占地面积内,看到东西越多,空间体验越丰富第26-27页
        3.1.2 单位占地面积内,景观界面元素差异性越大,空间体验越丰富第27-30页
    3.2 园林流线中的“折”与“绕”增加单位占地面积的观景界面第30-36页
        3.2.1 流线过于简洁,缺少“游园”乐趣第31页
        3.2.2 平面流线上的“曲”-舍近求远,增长观景界面第31-34页
        3.2.3 立体空间上的“绕”-占地不够,纵向凑第34-36页
    3.3 观景层次对视觉感受丰富度的影响第36-49页
        3.3.1 凸显主景轮廓、形态的衬景设计手法第37-38页
        3.3.2 互妙——相邻景观属性差异的夸张对比第38-40页
        3.3.3 彰景泄景塑造园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第40-43页
        3.3.4 “庭院深深深几许”——“三进深”空间层次设计第43-47页
        3.3.5 环秀山庄——流线“曲、绕”,景深设计手法典范第47-49页
    3.4 大氛围创造前提——尺度恰当第49-57页
        3.4.1 空间界面构成元素之间的距离与人的视觉感知能力第49-51页
        3.4.2 人与景观的视觉距离与视觉感知第51-53页
        3.4.3 不同尺度空间组合对视觉情感的影响第53-57页
第4章 “观想”场景的塑造,诱导观者遐想园林空间无限第57-103页
    4.1 “脑补”机制与“想象力”第57-61页
        4.1.1 大脑皮层中的“脑补”组织-海马体第57-59页
        4.1.2 象征——以小言大,观想更大心理空间第59-61页
    4.2 维多利亚内衣秀中的“裙摆文化”-诱发观者探索欲第61-66页
        4.2.1 裙摆文化的园林化表达-“观想”艺术第62-63页
        4.2.2 艺圃中的观想艺术第63-66页
    4.3 大脑的短暂“快乐”机制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第66-75页
        4.3.1 大脑的短暂“快乐”机制——人的喜新厌旧第66-67页
        4.3.2 “多样性”快乐产生机制与园林空间的“象庶类以殊荣”第67-70页
        4.3.3 “间隔性”快乐机制与园林中的蒙太奇设计手法第70-75页
    4.4 “预期与事实观察相差性”理论——“欲扬先抑”第75-87页
        4.4.1 园林路径中的反最小阻力法则第75-76页
        4.4.2 预期与事实相差理论第76-80页
        4.4.3 园林游览的矛盾与冲突第80-81页
        4.4.4 标胜物的引景第81-84页
        4.4.5 藏景中的心理学第84-87页
    4.5 空间序列的改变而引发的心理活动频繁变化第87-99页
        4.5.1 不同空间场所中人的心理情绪变化第87-89页
        4.5.2 空间序列性对行为的影响第89-95页
        4.5.3 空间序列与“预期与实际观景相差理论”第95-97页
        4.5.4 观景序列的“启-承-转-合”结构对游览人的情感影响第97-99页
    4.6 以网师园为例,综合论述小空间大氛围在园林空间中的营造第99-103页
第5章 “小中见大”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设计应用第103-122页
    5.1 “小”空间如何从物理层面显得空间“很大”第103-114页
        5.1.1 “三进深”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第103-110页
        5.1.2 游览、行走路径序列对现代建筑的影响第110-114页
    5.2 小空间或用地受限空间如何从心理层面使人觉得空间“很大”第114-122页
        5.2.1 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宫中的“裙摆文化”第114-117页
        5.2.2 预期与事实相差理论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第117-122页
第6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第122-124页
    6.1 研究过程总结第122页
    6.2 研究创新点第122-123页
    6.3 后续研究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附录 调研问卷调查汇总表第127-13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在建筑平面中的应用解析
下一篇:广西柳州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与规划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