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

混合型可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4页
    1.1 混合型可垂直起降飞行器概述第17-32页
        1.1.1 尾坐式飞行器第18-26页
        1.1.2 推力换向飞行器第26-28页
        1.1.3 嵌入型升力风扇飞行器第28-30页
        1.1.4 推力矢量飞行器第30-31页
        1.1.5 四种混合模式飞行器方案比较第31-32页
    1.2 混合模式飞行器的应用前景第32-38页
        1.2.1 基于移动平台的侦查和监视任务第32-33页
        1.2.2 长距离输油管道和输电线路的检测第33-34页
        1.2.3 城市街区等复杂环境的投送平台第34-35页
        1.2.4 灵活快速的深空探测装备第35-36页
        1.2.5 偏远散岛屿的无人值守装备第36-37页
        1.2.6 未来的单兵装备第37-38页
        1.2.7 理想的应急救灾装备第38页
    1.3 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第38-42页
        1.3.1 推进与能源系统第39页
        1.3.2 气动方面相关的问题第39-40页
        1.3.3 控制方面相关的问题第40页
        1.3.4 飞行试验相关的平台和技术第40-42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42-44页
第二章 电动HVTOL无人飞行器设计方法第44-65页
    2.1 概述第44-47页
        2.1.1 设计方法回顾第44-45页
        2.1.2 设计需求和任务剖面分析第45-47页
    2.2 飞行器的重量估算模型第47-53页
        2.2.1 起飞重量的组成第47页
        2.2.2 机体结构重量第47-48页
        2.2.3 BEMP推进系统重量第48-53页
    2.3 推进及其功耗和能耗模型第53-57页
        2.3.1 铅垂爬升功耗和能耗第53-55页
        2.3.2 平飞功耗第55-56页
        2.3.3 下降功耗和能耗第56-57页
    2.4 平飞气动估算模型第57-59页
        2.4.1 机翼的升力系数第57-58页
        2.4.2 机翼的阻力系数第58-59页
    2.5 动力电池的放电模型第59-63页
        2.5.1 恒压放电模型第60页
        2.5.2 两段放电模型第60-62页
        2.5.3 三段放电模型第62-63页
    2.6 总体设计流程第63-65页
第三章 小型电动HVTOL无人飞行器设计案例第65-80页
    3.1 设计背景与任务参数拟定第65-68页
        3.1.1 快递市场与单件快递的重量第65-67页
        3.1.2 微小型无人机的光电载荷第67-68页
    3.2 布局选择与模型分析第68-72页
        3.2.1 模型参数分析第69-70页
        3.2.2 桨径的选择第70-72页
    3.3 设计参数分析第72-75页
        3.3.1 可行设计域第73-74页
        3.3.2 重量和功耗水平第74-75页
    3.4 参数优化设计与分析第75-79页
        3.4.1 设计优化流程第75-76页
        3.4.2 设计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3.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电动HVTOL飞行器任务能力分析第80-103页
    4.1 悬停能力精确评估方法第80-84页
        4.1.1 悬停工况下螺旋桨功耗的计算第81-83页
        4.1.2 给定机体的悬停时间评估方法第83-84页
    4.2 BEMP参数对飞行器悬停性能的影响第84-87页
        4.2.1 电池容量对续航能力的影响第84-85页
        4.2.2 电池能量密度的影响第85-86页
        4.2.3 电机功率密度对续航能力的影响第86-87页
    4.3 悬停性能的试验验证第87-92页
        4.3.1 BEMP系统推力控制及试验平台简介第87-89页
        4.3.2 BEMP推进系统续航能力的试验结果第89-92页
        4.3.3 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的结论第92页
    4.4 微型HVTOL飞行器空间可达行程分析第92-103页
        4.4.1 空间行程评估方法第93-95页
        4.4.2 仿真算例及优化求解第95-96页
        4.4.3 结果分析与验证第96-102页
        4.4.4 针对空间可达行程的结论第102-103页
第五章 飞行模式转换过程研究第103-125页
    5.1 飞行模式转换概述第103-106页
        5.1.1 模式转换分类第103-104页
        5.1.2 转换航迹优化第104-106页
    5.2 转换模型第106-113页
        5.2.1 纵平面二维动力学模型第106-107页
        5.2.2 分段转换模型第107-110页
        5.2.3 控制力矩模型第110-111页
        5.2.4 机翼气动模型第111-113页
    5.3 飞行模式转换优化第113-118页
        5.3.1 转换过程优化模型第113-115页
        5.3.2 航迹优化方法第115-118页
    5.4 转换过程研究与优化结果第118-124页
        5.4.1 垂直起飞转水平巡航过程研究第118-122页
        5.4.2 水平巡航飞行高度跃升第122-124页
    5.5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5-129页
    6.1 论文的研究工作第125-127页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7-128页
    6.3 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行器气动力/热高精度快速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空间站在轨任务规划问题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