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一、区域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页 |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19页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19页 |
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二、公共财政理论 | 第21-22页 |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分析 | 第24-29页 |
第一节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24-26页 |
一、云南省经济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二、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区域经济差距分析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7页 |
第一节 选取指标的原则 | 第29页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数据采集 | 第30页 |
第四节 单项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30-31页 |
第五节 指标评价方法 | 第31页 |
第六节 指标评价分析 | 第31-37页 |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 | 第31-33页 |
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33页 |
三、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五、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六、结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云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分析 | 第37-42页 |
第一节 省对下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省对下转移支付比重过高 | 第37页 |
二、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法制化程度滞后 | 第37-39页 |
三、省对下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机制 | 第39页 |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缺失 | 第40-42页 |
第六章 促进云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第一节 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体制 | 第42-44页 |
一、探索横向转移支付体系,加快转移支付法制化进程 | 第42页 |
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 第42-43页 |
三、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理顺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 | 第44页 |
第三节 加强区域协作治理机制的建设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