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

干旱区绿洲地下水位动态时序分析与预测--以内蒙古腰坝绿洲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1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地下水位动态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4 腰坝绿洲地下水资源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腰坝绿洲概况第22-32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2-27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第22-24页
        2.1.2 气象特征第24-26页
        2.1.3 水文特征第26-27页
    2.2 水文地质条件第27-31页
        2.2.1 地下水赋存条件第28页
        2.2.2 含水岩组类型及富水性划分第28-29页
        2.2.3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第29-31页
    2.3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第31-32页
第三章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时序分析第32-44页
    3.1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第32-33页
    3.2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第33-40页
        3.2.1 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特征第33-35页
        3.2.2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特征第35-38页
        3.2.3 降落漏斗变化特征第38-40页
    3.3 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分析第40-44页
        3.3.1 Morlet小波变换法第40-41页
        3.3.2 地下水位周期演变特征第41-44页
第四章 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44-58页
    4.1 地下水位影响因素第44-45页
    4.2 气候因素对地下水位动态的影响第45-51页
        4.2.1 气候因子分析方法第45-47页
        4.2.2 气温变化特征第47-48页
        4.2.3 降雨量变化特征第48-49页
        4.2.4 蒸发量变化特征第49-50页
        4.2.5 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第50-51页
    4.3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位动态的影响第51-53页
    4.4 地下水位动态的主成分回归分析第53-58页
        4.4.1 主成分回归分析原理第54-55页
        4.4.2 影响比例结果分析第55-58页
第五章 不同开采量情景下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第58-72页
    5.1 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第58-61页
        5.1.1 BP神经网络工作原理第58-59页
        5.1.2 ABC算法优化原理第59页
        5.1.3 ABC-BP神经网络第59-61页
    5.2 模型参数设定第61-68页
        5.2.1 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第61-63页
        5.2.2 ABC算法初始值第63页
        5.2.3 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第63-64页
        5.2.4 两种模型网络检验第64-68页
    5.3 现有开采量情景下的地下水位预测第68-69页
    5.4 不同开采量情景下的地下水位预测第69-72页
结论与建议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建议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碳酸盐含量及其古环境研究
下一篇:巩义市地质灾害区划与防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