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我国二维码支付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5页
    2.1 相关概念第20-23页
        2.1.1 二维码支付第20-21页
        2.1.2 金融安全第21-22页
        2.1.3 监管体系第22-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偏重稳定型的金融监管理论第23页
        2.2.2 激励理论第23-24页
        2.2.3 公共利益论第24-25页
第3章 二维码支付安全监管现状分析第25-35页
    3.1 二维码支付安全监管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与成效第25-27页
        3.1.1 已采取的措施第25-26页
        3.1.2 取得的成就第26-27页
    3.2 二维码支付安全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3.2.1 二维码准入监管门槛低第27-28页
        3.2.2 监管发现问题处理无依据第28-29页
        3.2.3 监管存在信用卡套现洗钱风险第29-30页
        3.2.4 支付方式监管单一第30-31页
        3.2.5 监管中的金融安全隐患第31页
        3.2.6 监管涉及主体责任不明确第31-32页
    3.3 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5页
        3.3.1 准入机制审核不严格第32页
        3.3.2 法律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3.3.3 缺乏安全支付机制第33页
        3.3.4 缺乏相关安全保险制度第33-34页
        3.3.5 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第34-35页
第4章 国外二维码支付安全监管经验借鉴第35-39页
    4.1 国外先进经验第35-37页
        4.1.1 欧盟:规范资金监管及信息安全第35-36页
        4.1.2 韩国:准入资格的控制第36页
        4.1.3 美国:受所在州与联邦法律两方面的监管第36-37页
    4.2 经验借鉴第37-39页
        4.2.1 设立获取二维码资格的准入制度第37页
        4.2.2 结合自身法规建设第37页
        4.2.3 加强对资金及信息安全的管理第37-39页
第5章 进一步加强我国二维码支付安全监管对策分析第39-49页
    5.1 强化二维码获取资格准入机制第39-42页
        5.1.1 政府对二维码生成严格把关并开展年检制度第40-41页
        5.1.2 完善二维码的支付清算系统第41-42页
    5.2 加强二维码支付法律建设第42-44页
        5.2.1 法律确定监管主体第42页
        5.2.2 立法确定小额二维码生成资格第42-43页
        5.2.3 立法确保二维码支付安全第43页
        5.2.4 立法确保二维码支付交易信息资金安全第43-44页
    5.3 加强二维码商户诚信体系建设第44页
        5.3.1 根据商户性质制定相应金额区间第44页
        5.3.2 对涉嫌洗钱及套现行为计入商户诚信档案第44页
    5.4 设立不同验证支付方式第44-46页
        5.4.1 根据金额大小使用不同的数字验证方式第44-45页
        5.4.2 对于多次支付适当设置时间间隔标准第45页
        5.4.3 二维码支付延时到账第45-46页
    5.5 制定相关保险制度第46页
        5.5.1 政府根据商户大小要求商户缴纳相应保证金第46页
        5.5.2 建立类似存款保险制度的二维码支付保险制度第46页
    5.6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第46-49页
        5.6.1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47页
        5.6.2 设置意见部门反馈监管情况第47-48页
        5.6.3 对积极参与监管者制定优惠政策第48-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M的县域防汛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矩阵低秩分解的路网数据的补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