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DEM的县域防汛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二章 水文模型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第13-23页
    2.1 水文模型第13-18页
        2.1.1 水文模型概述第13页
        2.1.2 水文模型分类第13-14页
        2.1.3 新安江模型第14-18页
            2.1.3.1 蒸散发计算第15-16页
            2.1.3.2 产流计算第16-17页
            2.1.3.3 水源划分计算第17页
            2.1.3.4 汇流计算第17-18页
    2.2 数字高程模型(DEM)第18-21页
        2.2.1 数字高程模型简介第18-19页
        2.2.2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结构第19页
        2.2.3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第19-21页
    2.3 GIS在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应用第21-23页
第三章 基于DEM的洪水预报模型构建第23-43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3-24页
        3.1.1 姜堰区洪水的特点第23-24页
        3.1.2 姜堰区洪水预报的难点第24页
    3.2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算法的改进第24-32页
        3.2.1 双线性内插算法第25-26页
        3.2.2 双线性内插算法的误差分析与校正第26-29页
        3.2.3 双线性内插算法的改进第29-31页
        3.2.4 实验检验第31-32页
    3.3 基于DEM流域信息提取第32-37页
        3.3.1 基本原理第33页
        3.3.2 DEM预处理第33-34页
        3.3.3 栅格单元流向确定第34-35页
        3.3.4 集水面积确定及河流栅格点生成第35页
        3.3.5 水系的生成第35-36页
        3.3.6 子流域的提取第36-37页
    3.4 姜堰区洪水预报模型构建第37-43页
        3.4.1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结构第37-38页
        3.4.2 新安江模型产汇流计算第38-39页
        3.4.3 新安江模型的应用第39-43页
            3.4.3.1 参数率定第39-40页
            3.4.3.2 模型检验第40-43页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第43-52页
    4.1 功能需求分析第43-47页
        4.1.1 系统业务流程第43-45页
        4.1.2 系统数据流程第45-46页
        4.1.3 系统基本功能分析第46-47页
        4.1.4 系统用户需求分析第47页
    4.2 非功能需求分析第47-48页
        4.2.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第47-48页
        4.2.2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第48页
    4.3 系统总体设计第48-52页
        4.3.1 系统设计总体目标第48页
        4.3.2 系统技术路线第48-49页
        4.3.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第49-50页
        4.3.4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第50-52页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2-69页
    5.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52-54页
        5.1.1 基础数据模块第52-53页
        5.1.2 洪水预报模块第53页
        5.1.3 洪水预警模块第53页
        5.1.4 预案管理模块第53-54页
        5.1.5 系统管理模块第54页
    5.2 数据库设计第54-59页
        5.2.1 数据库概念设计第54-55页
        5.2.2 数据表设计第55-59页
    5.3 系统开发与实现第59-69页
        5.3.1 系统开发环境与支撑技术第59-60页
        5.3.2 系统的实现第60-69页
            5.3.2.1 系统的主界面第60-61页
            5.3.2.2 基础数据模块的实现第61-65页
            5.3.2.3 洪水预报模块实现第65-66页
            5.3.2.4 洪水预警模块实现第66-67页
            5.3.2.5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层次单元的“两规”协同方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二维码支付安全政府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