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交通拥堵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车联网环境下交通拥堵检测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车联网环境下数据分发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面向交通拥堵检测的车联网场景构建 | 第24-31页 |
2.1 车联网体系结构 | 第24-26页 |
2.2 典型车联网应用场景构建 | 第26-28页 |
2.3 交通拥堵的评价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交通拥堵检测方法 | 第31-44页 |
3.1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交通拥堵检测流程 | 第31-32页 |
3.2 本地交通拥堵水平检测 | 第32-38页 |
3.2.1 基于V2V的车流密度估计 | 第32-33页 |
3.2.2 基于模糊逻辑的拥堵水平检测 | 第33-36页 |
3.2.3 基于假设检验的拥堵水平验证 | 第36-38页 |
3.3 区域交通拥堵水平检测 | 第38-43页 |
3.3.1 改进的D-S证据理论 | 第39-41页 |
3.3.2 交通拥堵水平的基本概率分配 | 第41-42页 |
3.3.3 交通拥堵水平的合成规则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交叉口的拥堵结果分发方法 | 第44-61页 |
4.1 地理路由分发方法的缺陷 | 第44-45页 |
4.2 基于交叉口的路段评价过程 | 第45-56页 |
4.2.1 总体思路 | 第45-48页 |
4.2.2 节点间连通性判决 | 第48-49页 |
4.2.3 实时交通与网络状态测量 | 第49-56页 |
4.3 基于交通感知的路段评价结果处理 | 第56-60页 |
4.3.1 路段评价结果 | 第56-59页 |
4.3.2 分发失败时的恢复机制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交通拥堵检测及结果分发方法的测试评价 | 第61-74页 |
5.1 车联网仿真平台搭建 | 第61-63页 |
5.1.1 交通场景设置 | 第62-63页 |
5.1.2 网络参数设置 | 第63页 |
5.2 测试评价指标 | 第63-64页 |
5.3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交通拥堵检测方法测试 | 第64-67页 |
5.3.1 交通拥堵检测准确率 | 第64-65页 |
5.3.2 车辆节点的通信负载 | 第65-67页 |
5.4 基于交叉口的拥堵结果分发方法测试 | 第67-73页 |
5.4.1 实时交通与网络状态测量的性能测试 | 第67-70页 |
5.4.2 RSETAR数据包分发性能测试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