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基于低维碳材料的高效光热蒸汽转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2页
    1.1 淡水资源的短缺与污染第13-14页
    1.2 太阳能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第14-19页
        1.2.1 传统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第15-16页
        1.2.2 主动式太阳能蒸馏器第16-17页
        1.2.3 加湿除湿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第17页
        1.2.4 与常规海水淡化技术相结合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第17页
        1.2.5 吸收式与吸附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第17-18页
        1.2.6 传统的被动式太阳能蒸馏技术所面临的问题第18-19页
    1.3 新型太阳能蒸汽技术第19-32页
        1.3.1 纳米颗粒分散在溶液中作为吸收体的局部加热第20-22页
        1.3.2 吸收体悬浮在溶液中局部加热第22-24页
        1.3.3 吸收体漂浮在水面上的界面加热第24-26页
        1.3.4 吸收体与水面间接接触的界面加热第26-28页
        1.3.5 新型太阳能光热蒸汽的应用第28-31页
        1.3.6 结论和展望第31-32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32-34页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32页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32-34页
    1.5 参考文献第34-42页
第二章 基于二维水通道降低热传导损耗的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器件第42-59页
    2.1 引言第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4页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42-43页
        2.2.2 GO薄膜的制备第43页
        2.2.3 二维水通道的制备第43页
        2.2.4 实验过程第43-44页
        2.2.5 表征第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2.5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第三章 基于“人工蒸腾”结构降低热对流和热辐射的高效太阳能污水处理器件第59-78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实验部分第59-62页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59-60页
        3.2.2 GO薄膜的制备第60页
        3.2.3 人工蒸腾器件的制备第60-61页
        3.2.4 实验过程第61-62页
        3.2.5 表征第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3.5 参考文献第75-78页
第四章 环境能量增强的太阳能光热蒸汽转化第78-93页
    4.1 引言第78页
    4.2 实验第78-79页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78页
        4.2.2 吸收体的制备第78-79页
        4.2.3 实验过程第79页
        4.2.4 表征第7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9-88页
    4.4 结论第88-90页
    4.5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五章 同时输出电能和清洁水的界面太阳能光热转化器件第93-113页
    5.1 绪论第93页
    5.2 实验部分第93-95页
        5.2.1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93页
        5.2.2 石墨/无纺布膜吸收体的制备第93-94页
        5.2.3 同时产水产电装置的制备第94页
        5.2.4 实验过程第94页
        5.2.5 表征第94-9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5-108页
    5.4 结论第108-109页
    5.5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5页
    6.1 总结第113页
    6.2 展望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第116-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DP晶体抛光清洗后表面液态残留物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毛竹水热功能炭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