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毛竹水热功能炭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8-3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20页
    1.2 水热炭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20-24页
        1.2.1 水热炭化技术的简介及发展历程第20-23页
        1.2.2 水热炭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 生物质水热炭微球的研究现状第24-27页
        1.3.1 生物质炭微球简介第24-25页
        1.3.2 生物质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理第25-27页
        1.3.3 生物质炭微球的应用第27页
    1.4 多孔炭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5 磁性炭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8-29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1.6.1 研究目标第29页
        1.6.2 研究内容第29-31页
        1.6.3 技术路线第31页
    1.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2 水热炭化和干式烘焙法提升固体燃料品质研究第32-46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2.2.1 试验材料第33页
        2.2.2 样品制备第33-35页
        2.2.3 性能表征第35页
        2.2.4 能量消耗计算第35-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45页
        2.3.1 水热炭化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变化第36页
        2.3.2 能源化利用的潜能第36-38页
        2.3.3 固体产物的外貌特征第38-40页
        2.3.4 固体产物的疏水性第40-41页
        2.3.5 固体产物的热解稳定性第41-43页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3页
        2.3.7 固体产物的孔隙特征第43-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3 竹颗粒水热炭化反应条件及其产物特性研究第46-59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3.2.1 试验材料第46-47页
        3.2.2 试验设备第47页
        3.2.3 试验方法第47-48页
            3.2.3.1 水热竹炭样品的制备第47页
            3.2.3.2 范氏洗涤法测定样品三组分含量第47-48页
            3.2.3.3 水热竹炭样品性能表征第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8页
        3.3.1 原料浓度和外加压力对水热竹炭性能的影响第48-54页
            3.3.1.1 水热竹炭的外观形貌特征第48-50页
            3.3.1.2 水热竹炭的基本理化特性第50-51页
            3.3.1.3 水热竹炭的热重分析第51-53页
            3.3.1.4 水热竹炭的FTIR分析第53页
            3.3.1.5 水热竹炭的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特征第53-54页
        3.3.2 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水热竹炭性能的影响第54-58页
            3.3.2.1 炭得率和组成成分变化第55-56页
            3.3.2.2 工业分析和热值第56-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高锰酸钾修饰功能水热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59-72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4.2.1 试验材料第60页
        4.2.2 样品制备第60页
        4.2.3 性能表征第60-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1页
        4.3.1 水热炭和工程水热炭的理化特性第61-62页
        4.3.2 吸湿动力学第62-66页
        4.3.3 微观形态特性第66-68页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68页
        4.3.5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XRD)第68-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酸碱催化水热功能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72-93页
    5.1 引言第72-7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5.2.1 试验材料第73页
        5.2.2 试验设备第73页
        5.2.3 样品制备第73-74页
        5.2.4 性能表征第7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4-91页
        5.3.1 酸催化水热炭微球的性能表征第74-86页
            5.3.1.1 基本理化特性第74-76页
            5.3.1.2 微观形貌特征和表面能谱分析第76-83页
            5.3.1.3 XRD分析第83页
            5.3.1.4 孔径分布特征分析第83-86页
        5.3.2 碱催化水热炭的性能表征第86-91页
            5.3.2.1 SEM分析第86-87页
            5.3.2.2 多级孔结构的构建第87-90页
            5.3.2.3 XRD分析第90-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3-96页
    6.1 主要结论第93-94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94页
    6.3 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低维碳材料的高效光热蒸汽转化研究
下一篇:地震信号分数域属性分析及储层流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