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用于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9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基本原则第14-17页
        1.2.1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根本机理第14-15页
        1.2.2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主要因素第15-16页
        1.2.3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评价指标第16-17页
    1.3 助催化剂修饰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体系分解水制氢的研究第17-25页
        1.3.1 助催化剂在光催化分解水中的基本原理第18-20页
        1.3.2 非贵金属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产氢半反应第20-25页
    1.4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1.5 本文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第26-28页
        1.5.1 选题依据第26-27页
        1.5.2 主要内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9页
第2章 磷化亚铁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产氢的研究第39-50页
    2.1 引言第39-40页
    2.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2.2.1 实验材料第40页
        2.2.2 Fe_2P/CdS纳米棒的制备第40页
        2.2.3 催化性质测试第40-41页
        2.2.4 表征手段第41-42页
    2.3 分析和讨论第42-46页
        2.3.1 Fe_2P/CdS复合结构的表征第42-43页
        2.3.2 Fe_2P/CdS复合结构光催化产氢性质的研究第43-46页
    2.4 本章总结第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第3章 磷化亚铜修饰硫化镉纳米棒作为新型p-n异质结用于可见光催化产氢的研究第50-63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3.2.1 实验材料第51页
        3.2.2 Cu_3P/CdS p-n结的制备第51页
        3.2.3 光化学测试第51-52页
        3.2.4 表征手段第52-53页
    3.3 分析和讨论第53-60页
        3.3.1 Cu_3P/CdS p-n结的表征第53-56页
        3.3.2 Cu_3P/CdS p-n结的光催化产氢性质测试第56-58页
        3.3.3 Cu_3P/CdS p-n结的光催化机理表征第58-60页
    3.4 本章总结第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第4章 非晶磷化钴/硫化镉用于光催化产氢的研究第63-77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实验部分第63-65页
        4.2.1 实验材料第63页
        4.2.2 非晶磷化钴/硫化镉核壳结构的制备第63-64页
        4.2.3 光化学测试第64-65页
        4.2.4 表征手段第65页
    4.3 分析和讨论第65-74页
        4.3.1 非晶磷化钴/硫化镉核壳结构的光催化产氢性质第65-67页
        4.3.2 非晶磷化钴/硫化镉的结构表征第67-72页
        4.3.3 非晶磷化钴/硫化镉光催化产氢的机理研究第72-74页
    4.4 本章总结第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5章 磷化镍作为助催化剂修饰硫化镉半导体用于可见光催化产氢的研究第77-94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实验部分第77-80页
        5.2.1 实验材料第78页
        5.2.2 Ni_2P/CdS的制备第78页
        5.2.3 光化学测试第78-79页
        5.2.4 表征手段第79-80页
    5.3 分析和讨论第80-89页
        5.3.1 Ni_2P/CdS的光催化产氢性质测试第80-83页
        5.3.2 Ni_2P/CdS的结构表征第83-87页
        5.3.3 Ni_2P/CdS光催化产氢的反应机理第87-89页
    5.4 本章总结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第6章 泡沫镍基底上生长铁-磷纳米片的自支撑电极用于电催化产氧反应的研究第94-108页
    6.1 引言第94-95页
    6.2 实验部分第95-96页
        6.2.1 实验材料第95页
        6.2.2 制备Fe-P电极第95页
        6.2.3 制备Fe_2P电极第95页
        6.2.4 电化学测试第95-96页
        6.2.5 表征手段第96页
    6.3 分析和讨论第96-105页
        6.3.1 Fe-P电极的物理表征第96-100页
        6.3.2 Fe-P电极的OER电化学表征第100-105页
    6.4 总结第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第7章 磷化钴纳米棒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第108-123页
    7.1 引言第108页
    7.2 实验部分第108-111页
        7.2.1 实验材料第108-109页
        7.2.2 Co_2P纳米棒的制备第109页
        7.2.3 Co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第109页
        7.2.4 光化学测试第109-110页
        7.2.5 理论计算细节第110页
        7.2.6 表征手段第110-111页
    7.3 分析和讨论第111-119页
        7.3.1 Co_2P纳米棒的物理表征第111-112页
        7.3.2 Co_2P纳米棒光催化CO_2还原的性质测试第112-115页
        7.3.3 Co_2P纳米棒光催化CO_2还原的机理研究第115-119页
    7.4 总结第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26-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催化氧化脱氢环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长光程激光吸收光谱痕量气体及同位素探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