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大华地产公司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8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2-14页
        1.4.1 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2 本文创新点第13-14页
2 房地产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的基础理论第14-22页
    2.1 企业法律风险第14-17页
        2.1.1 关于土地的法律风险第15页
        2.1.2 关于合同的法律风险第15-16页
        2.1.3 关于销售的法律风险第16-17页
        2.1.4 关于政策、法规及市场的风险第17页
        2.1.5 其他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第17页
    2.2 法律风险控制理论第17-22页
        2.1.1 系统理论第19-20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第20页
        2.1.3 公司治理理论第20-22页
3 大华房地产公司的法律风险控制问题第22-32页
    3.1 大华房地产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第22-26页
        3.1.1 风险管理的萌芽期第22-23页
        3.1.2 风险管理的粗放期第23页
        3.1.3 风险管理的规范期第23-26页
    3.2 大华房地产公司法律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3.2.1 风险防控意识不足第26页
        3.2.2 缺乏法律风险识别机制第26页
        3.2.3 法务部门层级太低,不利于整体协调第26-27页
        3.2.4 内部法务与外聘律师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第27-28页
        3.2.5 部门事务的分工未充分考虑风险控制的需要第28-29页
        3.2.6 风险防控措施操作性不强,不能有效落实第29页
        3.2.7 决策过程参与度低,执行过程不能有效监督第29-30页
    3.3 进行风险防控未充分考虑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第30-32页
        3.3.1 行政干预过大第30页
        3.3.2 法律关系复杂第30-31页
        3.3.3 法律规范及政策相对滞后且多变第31-32页
4 大华房地产公司法律风险控制体系优化第32-48页
    4.1 从公司架构上调整法务部门的层级第32-33页
    4.2 公司信息对法务公开、透明,加强信息整合与沟通第33-35页
    4.3 强化公司人员的法律意识第35-36页
        4.3.1 加强业务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第35页
        4.3.2 常态化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培训第35-36页
    4.4 对公司法律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分析第36-40页
        4.4.1 政策因素第36-38页
        4.4.2 经济因素第38页
        4.4.3 社会因素第38-39页
        4.4.4 地域因素第39-40页
        4.4.5 执法环境因素第40页
    4.5 完善法律风险防控团队对公司决策参与制度第40-42页
        4.5.1 法务参与所有业务决策,发表独立的意见第40-41页
        4.5.2 公司日常业务必须有法务参与且签署意见第41-42页
        4.5.3 公司对外文件由法务起草或审核并签署意见第42页
    4.6 加强公司风险防控的法律监督第42-44页
        4.6.1 重视事前防范,发挥专业律师作用第42-43页
        4.6.2 加强法律风险控制团队的合作第43-44页
    4.7 根据系统理论,加强法律风险的全流程控制第44-48页
        4.7.1 按照“净地开发”原则启动项目第45页
        4.7.2 按照“手续齐全合法”原则运转项目第45-46页
        4.7.3 贯彻“严格依法签约履约”原则第46-48页
5 大华公司落实优化后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保障措施第48-50页
    5.1 组织架构保障第48页
    5.2 制度规则保障第48页
    5.3 区别考核第48-49页
    5.4 技术保障第49-50页
6 结论与不足第50-52页
    6.1 研究结论第50页
    6.2 研究的不足及改进内容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光城集团“高周转,高成长”下的财务风险分析
下一篇:中国恒大集团融资渠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