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基于EBSD技术的P91钢蠕变行为表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4页
        1.2.1 国内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第10-11页
        1.2.2 超(超)临界机组选材第11-13页
        1.2.3 P91钢第13-14页
    1.3 蠕变理论知识第14-18页
        1.3.1 蠕变第14-15页
        1.3.2 蠕变过程中组织演化第15-18页
    1.4 EBSD技术及其材料损伤分析应用第18-22页
        1.4.1 EBSD技术发展过程第18页
        1.4.2 EBSD的硬件和工作原理第18-20页
        1.4.3 EBSD技术应用第20-22页
    1.5 硬度检测技术第22-23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1.6.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试验材料第25页
    2.2 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第25-28页
        2.2.1 试验试样制备第25-26页
        2.2.2 试验设备第26-27页
        2.2.3 实验内容第27-28页
    2.3 EBSD观察第28-29页
    2.4 硬度检测第29-31页
第三章 高温蠕变试验第31-37页
    3.1 高温单轴拉伸试验第31页
    3.2 高温蠕变持久试验第31-33页
        3.2.1 蠕变曲线第31-32页
        3.2.2 蠕变率曲线第32-33页
    3.3 蠕变间断试验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EBSD技术表征P91钢蠕变行为第37-47页
    4.1 晶体取向分析第37-39页
    4.2 EBSD晶界分布图第39-41页
    4.3 位错密度计算第41-45页
        4.3.1 位错密度计算原理第41-43页
        4.3.2 EBSD计算GNDs密度第43-45页
        4.3.3 EBSD步长对GNDs密度影响第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P91钢蠕变过程中损伤行为分析第47-61页
    5.1 基于EBSD技术的损伤评价参数第47-48页
        5.1.1 晶粒等效尺寸第47页
        5.1.2 晶粒取向差和局域取向差第47-48页
    5.2 不同蠕变状态下EBSD评价参数变化第48-55页
        5.2.1 等效晶粒尺寸第48-51页
        5.2.2 晶粒取向差分布和局域取向差第51-55页
    5.3 硬度表征蠕变损伤状态第55-58页
        5.3.1 硬度测量结果第55-56页
        5.3.2 硬度参数化表征第56-58页
    5.4 晶粒尺寸与硬度的关系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下超疏油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下一篇:基于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椰子粉制品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