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草原土壤学论文

草地开垦及公路交通对青藏高原草地土壤退化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潜在因素以及危害第14页
        1.2.2 土壤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第14-15页
        1.2.3 耕种导致草地土壤质量下降第15-18页
            1.2.3.1 目前检验土壤退化的重要指标第15-17页
            1.2.3.2 对土壤退化检测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第17页
            1.2.3.3 碳水化合物第17-18页
        1.2.4 交通运输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第18-20页
    1.3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开垦对天然草地土壤的影响第23-52页
    2.1 试验地概况和实验设计第23-29页
        2.1.1 试验地概况第23-24页
        2.1.2 样点A土壤样品的采集(集中取样点)第24-25页
        2.1.3 植物样品的采集第25页
        2.1.4 样点B–H土壤样品的采集(广泛取样点)第25-26页
        2.1.5 样品的测定第26-29页
            2.1.5.1 样品的处理第26页
            2.1.5.2 土壤颗粒组成第26页
            2.1.5.3 土壤总有机碳、氮及土壤pH测定第26-27页
            2.1.5.4 土壤轻组有机碳、氮的测定方法第27页
            2.1.5.5 土壤重组有机碳测定方法第27页
            2.1.5.6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方法第27-28页
            2.1.5.7 土壤有机碳矿化第28页
            2.1.5.8 土壤和植物非纤维素糖和氨基糖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2.1.6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第2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9-46页
        2.2.1 耕地作物与天然草地主要优势植物种C、N和非纤维素糖含量第29-32页
        2.2.2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颗粒组成和pH的影响第32-33页
        2.2.3 耕种对土壤总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3-34页
        2.2.4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能力的影响第34-35页
        2.2.5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非纤维素糖碳相对含量的影响第35-41页
        2.2.6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氨基糖碳的影响第41-44页
        2.2.7 耕种影响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机理第44-46页
    2.3 讨论第46-51页
        2.3.1 耕地作物与天然草地主要优势植物种C、N和非纤维素糖含量第46-47页
        2.3.2 长期耕种对土壤颗粒组成、土壤pH、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影响第47-48页
        2.3.3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能力的影响第48-49页
        2.3.4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轻组有机碳非纤维素糖碳相对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2.3.5 耕种对天然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氨基糖碳的影响第50-51页
    2.4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部交通源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的影响第52-79页
    3.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第52-56页
        3.1.1 试验地概况第52-53页
        3.1.2 土壤样品采集第53-54页
        3.1.3 土壤样品处理与测定第54-55页
        3.1.4 土壤污染评价第55-56页
        3.1.5 统计分析第5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6-78页
        3.2.1 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的分布特征第56-64页
            3.2.1.1 Cu在国道沿线两侧土壤的分布特征第56-58页
            3.2.1.2 Zn在国道沿线两侧土壤的分布特征第58-60页
            3.2.1.3 Pb在国道沿线两侧土壤的分布特征第60-62页
            3.2.1.4 Cd在国道沿线两侧土壤的分布特征第62-64页
        3.2.2 影响公路交通源壤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特征的因素分析第64-73页
            3.2.2.1 土壤背景值对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第64-68页
            3.2.2.2 公路运营对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第68页
            3.2.2.3 土壤基本性质对重金属分部特征的影响第68-72页
            3.2.2.4 海拔对重金属分部特征的影响第72-73页
        3.2.3 污染评价第73-78页
            3.2.3.1 大气沉降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第73-76页
            3.2.3.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PN)第76-78页
    3.3 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第79-82页
    4.1 主要研究结论第79-80页
    4.2 创新点第80-81页
    4.3 研究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品种耐性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microRNA-223激活Akt通路在生理性心脏肥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