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1-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侵权补充责任的提出 | 第16-23页 |
一、侵权补充责任在我国的立法探索 | 第16-18页 |
二、侵权补充责任适用的必要性 | 第18-23页 |
(一)其他责任形态存在适用困境 | 第18-21页 |
(二)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追求实质公正的责任形态 | 第21-22页 |
(三)侵权补充责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侵权补充责任的基本理论 | 第23-28页 |
一、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 | 第23-25页 |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学说 | 第23-24页 |
(二)共同责任学说 | 第24页 |
(三)补充责任是一种独特的责任形态 | 第24-25页 |
二、侵权补充责任人的赔偿范围——相应的补充责任 | 第25-26页 |
三、侵权补充责任人的追偿权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中补充责任的类型及分析 | 第28-41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 | 第28-33页 |
(一)责任依据 | 第28-29页 |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 第29-30页 |
(三)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0-33页 |
(四)归责原则 | 第33页 |
二、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 | 第33-38页 |
(一)责任基础 | 第33-34页 |
(二)学校承担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4-37页 |
(三)归责原则 | 第37-38页 |
三、劳务派遣单位的补充责任 | 第38-41页 |
(一)责任依据 | 第38-39页 |
(二)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9-40页 |
(三)责任承担 | 第40页 |
(四)劳务派遣单位补充责任之特殊性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