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反制定罪刍议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量刑反制定罪的内涵与外延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量刑反制定罪与“刑罚反制犯罪” | 第13-17页 |
一、所处层面之差异 | 第13-14页 |
二、所赖原理之共通 | 第14-17页 |
第二节 量刑反制定罪与“以刑制罪” | 第17-21页 |
一、意蕴之广狭 | 第18-19页 |
二、功能之径庭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量刑反制定罪与变换罪名论 | 第21-35页 |
第一节 变换罪名论概览 | 第21-27页 |
一、因何缘起、如何展开 | 第21-23页 |
二、有何质疑 | 第23-27页 |
第二节 量刑反制定罪与变换罪名论之关系澄清 | 第27-35页 |
一、外观相似、本质有别 | 第27-30页 |
二、二者关系在孙伟铭案、林燕案中的彰显 | 第30-35页 |
第三章 量刑反制定罪的可行路径 | 第35-53页 |
第一节 静态型“以刑释罪” | 第35-40页 |
一、以刑释罪与刑法解释 | 第35-38页 |
二、以刑释罪之具体运用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动态型“以刑择罪” | 第40-53页 |
一、解决诈骗型罪名相关竞合问题 | 第40-47页 |
二、解决盗窃型罪名相关竞合问题 | 第47-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