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民航助航灯故障检测系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来源和意义 | 第10-11页 |
·背景和来源 | 第10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助航灯故障检测系统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机场助航灯系统介绍 | 第12-13页 |
·课题的总体设计 | 第13-14页 |
·助航灯故障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3页 |
·课题的设计任务 | 第13-14页 |
·课题的主要设计思路 | 第14页 |
·设计存在的技术问题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 | 第15-24页 |
·电力线载波技术简介 | 第15页 |
·电力线通讯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电力线载波通讯特点 | 第16页 |
·几种电力线载波通讯芯片的比较 | 第16-17页 |
·ST7538Q载波芯片的介绍 | 第17-19页 |
·引脚介绍 | 第17-18页 |
·性能特点 | 第18页 |
·内部结构介绍 | 第18-19页 |
·ST7538Q电力线载波通讯的实现 | 第19-23页 |
·ST7538Q与主控制器通讯 | 第20页 |
·发送电路 | 第20-22页 |
·接收电路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上位机的总体设计 | 第24-44页 |
·上位机的功能概述 | 第24页 |
·上位机的硬件设计总体结构 | 第24页 |
·地址编码单元 | 第24-28页 |
·8155H芯片的介绍 | 第25-27页 |
·地址编码单元接口电路 | 第27-28页 |
·液晶显示单元 | 第28-29页 |
·YM12864R液晶模块的介绍 | 第28页 |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 第28-29页 |
·载波通讯单元 | 第29-35页 |
·ST7538Q载波通讯设置 | 第29-33页 |
·ST7538Q芯片与AT89C51接口电路 | 第33-35页 |
·电力线接口单元 | 第35-36页 |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 第36-43页 |
·软件设计的相关定义 | 第36-37页 |
·上位机主程序 | 第37-38页 |
·键盘扫描子程序 | 第38-39页 |
·键盘编码处理 | 第39-42页 |
·载波通讯接收部分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下位机的总体设计 | 第44-63页 |
·下位机故障检测单元的功能概述 | 第44页 |
·故障检测单元硬件设计总体结构 | 第44页 |
·前向通道的设计 | 第44-52页 |
·前向通道概述 | 第44-45页 |
·通过传感器拾取被测信号 | 第45-46页 |
·信号调节与干扰防治 | 第46-49页 |
·A/D转换 | 第49-52页 |
·单片机控制核心及其外围电路 | 第52-53页 |
·故障检测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53-57页 |
·单元主程序 | 第54-55页 |
·外部中断INTO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5-57页 |
·串行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7页 |
·下位机载波通讯单元的功能概述 | 第57-58页 |
·下位机载波通讯单元硬件设计总体结构 | 第58页 |
·下位机载波通讯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58-62页 |
·单元主程序 | 第58-60页 |
·INTO中断程序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 第63-66页 |
·系统仿真 | 第63-64页 |
·系统调试 | 第64-65页 |
·结果分析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A 硬件原理图 | 第69-72页 |
附录B 上位机汇编语言程序 | 第72-83页 |
附录C 下位机汇编语言程序 | 第83-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