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刀具磨损补偿系统的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0页 |
| ·微进给机构综述 | 第10-12页 |
| ·对微量进给机构的要求 | 第10页 |
| ·微进给机构的常用形式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补偿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 第14-24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压电陶瓷的致动器的选择 | 第14-15页 |
| ·压电陶瓷致动器的基本特性 | 第15-19页 |
| ·非线性和迟滞特性的分析 | 第15-17页 |
| ·蠕变特性的分析 | 第17-18页 |
| ·力—位移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 ·补偿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19-21页 |
| ·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补偿装置的刚性校核 | 第20-21页 |
| ·补偿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驱动电源的设计 | 第24-33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驱动电源的设计原则 | 第24页 |
| ·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24-28页 |
| ·功率放大器的选择 | 第25-26页 |
|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 第26-27页 |
| ·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27-28页 |
| ·直流稳压供电电路的设计 | 第28-29页 |
| ·压电陶瓷放电回路 | 第29-31页 |
| ·驱动电源的仿真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3-48页 |
| ·系统的功能及硬件的构成 | 第33-34页 |
| ·控制系统硬件的选择 | 第34-45页 |
| ·单片机 | 第34-36页 |
| ·扩展数据存储单元 | 第36-37页 |
| ·数据显示单元 | 第37-39页 |
| ·模数转换单元 | 第39-41页 |
| ·数模转换单元 | 第41-43页 |
| ·其它I/O接口单元 | 第43-45页 |
| ·上位机通信 | 第45-47页 |
| ·通信总线的选择 | 第45页 |
| ·驱动芯片介绍 | 第45-46页 |
| ·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功能及软件设计 | 第48-61页 |
| ·具磨损补偿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48页 |
| ·主程序的流程 | 第48-50页 |
| ·软件模块的实现方案及典型子程序的设计 | 第50-59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0-52页 |
| ·补偿量处理与输出控制模块 | 第52页 |
| ·液晶显示模块 | 第52-55页 |
| ·按键功能及处理模块 | 第55-59页 |
|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59-60页 |
| ·硬件抗干扰 | 第59页 |
| ·软件抗干扰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