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能源危机 | 第11-12页 |
·环境污染 | 第12-13页 |
·内燃机有害排放物及控制措施 | 第13-14页 |
·一氧化碳CO | 第13页 |
·氮氧化物NOx | 第13页 |
·碳氢化合物HC | 第13-14页 |
·二氧化硫SO_2 | 第14页 |
·微粒 | 第14页 |
·排放法规 | 第14-18页 |
·国外汽车排放法规的发展 | 第14-17页 |
·中国汽车排放法规的发展 | 第17-18页 |
·柴油机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柴油机数值模拟的分类 | 第18-22页 |
·数值模拟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柴油机的燃烧及主要排放物 | 第23-27页 |
·柴油机燃烧过程分析 | 第23-27页 |
·柴油机主要排放物 | 第27页 |
·发动机多维仿真分析软件fire简介 | 第27-2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仿真计算模型 | 第30-38页 |
·描写流动与传热问题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第30-31页 |
·标准k-ε方程 | 第31页 |
·喷雾破碎模型 | 第31-32页 |
·燃烧模型 | 第32-33页 |
·NO_x排放模型 | 第33-34页 |
·微粒的生成机理和氧化模型 | 第34-37页 |
·碳烟的生成机理 | 第35页 |
·碳烟生成的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发动机的结构及运行参数 | 第38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创建三维几何模型 | 第38-39页 |
·计算网格的生成 | 第39-41页 |
·计算初始参数 | 第41-43页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仿真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44-53页 |
·仿真模型试验验证 | 第4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原机工况宏观量分析 | 第45-46页 |
·原机工况微观场分析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燃烧系统参数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3-72页 |
·喷油提前角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3-56页 |
·喷孔锥角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6-62页 |
·喷孔直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62-68页 |
·喷油嘴凸出高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68-72页 |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Ⅰ 我国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 第77-80页 |
附录Ⅱ 16V240ZJ型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