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公共服务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资源型城市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研究概述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7页
        1.5.1 创新之处第16页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7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第17-24页
    2.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分类第17-19页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第17-18页
        2.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第18-19页
    2.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涵义与理论第19-21页
        2.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涵义第19页
        2.2.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第19-21页
    2.3 政府公共服务的涵义与相关理论第21-24页
        2.3.1 政府公共服务的涵义第21-22页
        2.3.2 政府公共服务相关理论第22-24页
3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转型中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必要性第24-30页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第24-28页
        3.1.1 支柱产业的不可持续性第24-25页
        3.1.2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第25-27页
        3.1.3 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第27-28页
    3.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必要性第28-30页
        3.2.1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第28页
        3.2.2 资源型城市政府本身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4 平顶山城市转型中政府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第30-42页
    4.1 平顶山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现状第30-32页
        4.1.1 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有所加强,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第30页
        4.1.2 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第30-31页
        4.1.3 维护性公共服务有所加强第31页
        4.1.4 经济性公共服务富有成效第31-32页
        4.1.5 逐步从以经济性公共服务为主向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转变第32页
    4.2 平顶山城市转型中政府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2-40页
        4.2.1 政府公共服务并未与城市转型的需要很好的结合第32页
        4.2.2 维护性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第32-34页
        4.2.3 经济性公共服务与转型发展需要有差距第34-37页
        4.2.4 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第37-40页
    4.3 平顶山市政府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0-42页
        4.3.1 资源型城市转型期政府公共服务的特殊性第40页
        4.3.2 思想观念落后公共服务意识仍相对淡薄第40-41页
        4.3.3 管理体制的二元化,完整统一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5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中的政府公共服务经验第42-46页
    5.1 经济性公共服务第42-43页
        5.1.1 多措并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第42页
        5.1.2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第42-43页
    5.2 社会性公共服务第43-44页
    5.3 维护性公共服务第44-45页
    5.4 国内外经验梳理第45-46页
6 平顶山市城市转型中政府公共服务的对策第46-54页
    6.1 构筑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城市转型第46-47页
        6.1.1 政企分开,理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第46页
        6.1.2 多方参与,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不足第46-47页
        6.1.3 加强培训,提升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第47页
    6.2 做好维护性公共服务,推动城市转型第47-48页
        6.2.1 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7页
        6.2.2 注重保障公民各项权利的实现第47-48页
    6.3 推进经济性公共服务,支持城市转型第48-50页
        6.3.1 迎难而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48-49页
        6.3.2 把握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第49页
        6.3.3 顺应形势,做优生态环境第49-50页
    6.4 优化社会性公共服务,助力城市转型第50-54页
        6.4.1 创新举措,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第50-51页
        6.4.2 通盘考虑,谋划社会保障工作第51-52页
        6.4.3 大局着眼,做优教育工作第52-53页
        6.4.4 细节入手,推进科学文化发展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基层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研究--以重庆市Z县为例
下一篇:我国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