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以K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辅导员职业化必要性分析第15-21页
    2.1 相关概念第15-17页
        2.1.1 民办高校第15-16页
        2.1.2 辅导员职业化第16页
        2.1.3 辅导员角色定位第16-17页
    2.2 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第17-21页
        2.2.1 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第18页
        2.2.2 辅导员个人成长的需要第18-19页
        2.2.3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要第19-21页
第3章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现状—以K校为例第21-33页
    3.1 K校情况简介第21-22页
    3.2 问卷调查情况第22-23页
    3.3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存问题第23-28页
        3.3.1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第23-25页
        3.3.2 辅导员职责不明确第25-26页
        3.3.3 辅导员缺乏职业安全感第26-27页
        3.3.4 辅导员“职业倦怠”明显第27-28页
    3.4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成因分析第28-33页
        3.4.1 责任与地位不对等第29-30页
        3.4.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第30-31页
        3.4.3 专业管理水平不高第31页
        3.4.4 民办高校的特殊性第31-33页
第4章 我国公办高校辅导员管理经验的借鉴第33-39页
    4.1 我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差异性第33-37页
        4.1.1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辅导员第33-35页
        4.1.2 辅导员的身份定位第35-36页
        4.1.3 高校与其辅导员间的关系第36-37页
    4.2 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第37-39页
        4.2.1 扩充辅导员队伍,积极吸纳优秀人才第37页
        4.2.2 加强辅导员工作配套措施建设第37-38页
        4.2.3 注重考核的完善性和应用第38-39页
第5章 实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有效对策第39-49页
    5.1 规范辅导员选聘制度第39-40页
        5.1.1 选聘对象第39页
        5.1.2 选聘标准第39-40页
        5.1.3 选聘程序第40页
    5.2 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第40-43页
        5.2.1 辅导员培训常规化第40-41页
        5.2.2 努力拓宽辅导员视野第41-42页
        5.2.3 建立辅导员培训基地第42页
        5.2.4 提高辅导员自身认识第42-43页
    5.3 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第43-45页
        5.3.1 工作态度第43-44页
        5.3.2 思政工作第44页
        5.3.3 学生工作第44页
        5.3.4 创新能力第44-45页
    5.4 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保障机制第45-49页
        5.4.1 增加福利津贴第45-46页
        5.4.2 建立辅导员评聘制度第46-47页
        5.4.3 设立职称评定制度第47页
        5.4.4 建立职位激励机制第47-49页
第6章 结语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1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调查问卷第54-57页
附录2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访谈提纲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大型公立医院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基于DEA模型江苏入选“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