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独一味生态学调查 | 第13-38页 |
1.独一味种群生态学研究 | 第13-27页 |
1.1 研究区概况 | 第13-14页 |
1.2 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独一味植株特征研究 | 第14页 |
1.2.2 独一味种群龄级大小调查 | 第14页 |
1.2.3 独一味集合种群特征调查 | 第14-15页 |
1.3 结果 | 第15-26页 |
1.3.1 样地信息和取样情况 | 第15-16页 |
1.3.2 独一味植株特征间相关性研究 | 第16-17页 |
1.3.3 独一味植株叶展距的长度与繁殖能力间的关系 | 第17页 |
1.3.4 独一味种群结构分析 | 第17-21页 |
1.3.5 独一味集合种群特征分析 | 第21-26页 |
1.3.5.1 阿坝县若柯河牧场种群特点分析 | 第21-26页 |
1.3.5.2 独一味集合种群特点分析 | 第26页 |
1.4 讨论 | 第26-27页 |
1.4.1 独一味为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1.4.2 独一味种群结构研究 | 第27页 |
2.独一味土壤生态因子测定研究 | 第27-38页 |
2.1 样品分类 | 第27页 |
2.2 方法 | 第27-29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8-29页 |
2.3 土壤测定及结果 | 第29-36页 |
2.3.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2.3.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结果 | 第31-35页 |
2.3.2.1 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2.3.2.2 土壤理化特征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 第32-35页 |
2.3.3 不同退化等级土壤温度分析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8页 |
2.4.1 本研究的草地退化等级划分具有科学性 | 第36-37页 |
2.4.2 独一味种群对退化草地的适应初步分析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独一味生理指标研究 | 第38-71页 |
1.独一味植株总碳、总氮研究 | 第38-40页 |
1.1 样品来源 | 第38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1.3 总碳、总氮测定 | 第38页 |
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1.5 讨论 | 第39-40页 |
2.独一味根系分泌物研究 | 第40-45页 |
2.1 样品来源 | 第40页 |
2.2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液 | 第40-41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2.2.2 材料、试液 | 第40-41页 |
2.3 根系分泌物收集与测定 | 第41-42页 |
2.3.1 根系分泌物收集 | 第41页 |
2.3.2 样品制备 | 第41页 |
2.3.3 脂质成分GC-MS成分测定 | 第41-42页 |
2.3.4 总有机碳(TOC)、总溶解氮(TDN)测定 | 第42页 |
2.3.5 计算公式 | 第42页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2.4.1 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2.4.2 总有机碳、总溶解氮测定结果 | 第43-44页 |
2.5 讨论 | 第44-45页 |
2.5.1 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比较及改进 | 第44页 |
2.5.2 根系分泌物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3.不同退化地独一味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45-47页 |
3.1 样品来源 | 第45页 |
3.2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液 | 第45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3.2.2 材料、试液 | 第45页 |
3.3 叶绿素提取与测定 | 第45页 |
3.3.1 样品制备 | 第45页 |
3.3.2 计算公式 | 第45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3.5 讨论 | 第46-47页 |
4.不同干旱胁迫下独一味生理指标成分测定 | 第47-52页 |
4.1 样品来源 | 第47-48页 |
4.1.1 种子来源及育苗 | 第47页 |
4.1.2 移栽 | 第47页 |
4.1.3 胁迫实验 | 第47-48页 |
4.2 实验仪器、材料、试液 | 第48页 |
4.2.1 仪器 | 第48页 |
4.2.2 材料、试液 | 第48页 |
4.3 样品制备与测定 | 第48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4.5 讨论 | 第50-52页 |
5.独一味中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及分析 | 第52-67页 |
5.1 样品来源 | 第52页 |
5.1.1 野外样品 | 第52页 |
5.1.2 干旱胁迫样品 | 第52页 |
5.2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液 | 第52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5.2.2 材料、试液 | 第52页 |
5.3 样品制备与测定 | 第52-53页 |
5.3.1 水分测定 | 第52页 |
5.3.2 样液制备 | 第52-53页 |
5.3.3 UPLC测定条件 | 第53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7页 |
5.4.1 粉末含水量 | 第53-54页 |
5.4.2 UPLC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54-67页 |
5.4.2.1 实验图谱 | 第54-55页 |
5.4.2.2 样品PCA分析 | 第55-67页 |
(1)野外样品测定结果分析 | 第55-64页 |
(2)干旱胁迫下样品测定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5.5 讨论 | 第67页 |
5.5.1 野外样品测定结果讨论 | 第67页 |
5.5.2 干旱胁迫下样品测定结果讨论 | 第67页 |
6.独一味叶片亚显微研究 | 第67-71页 |
6.1 样品来源 | 第67-68页 |
6.2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液 | 第68页 |
6.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68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68-69页 |
6.5 讨论 | 第69-71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综述 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 | 第76-84页 |
1.根系分泌物成分 | 第76页 |
2.根系分泌物与药用植物的关系 | 第76-78页 |
2.1 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影响 | 第77页 |
2.2 根系分泌物对药用植物栽培影响 | 第77页 |
2.3 根系分泌物对药用植物生理影响 | 第77-78页 |
3.根系分泌物与药用植物品质的关系 | 第78-79页 |
总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