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碱激发制备磷渣混凝土细观力学性能的光电检测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水泥与磷渣第13-16页
        1.1.1 水泥的分类第13页
        1.1.2 水泥生产过程第13-14页
        1.1.3 磷渣替代水泥的可行性分析第14-15页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 激发剂的利用及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碱激发剂的反应机理及其产物第16-18页
        1.2.2 盐激发剂的反应机理及其产物第18页
        1.2.3 复合激发剂的反应机理及其产物第18-19页
    1.3 衍射、偏振以及全息技术的应用第19-24页
        1.3.1 激光测径仪第19页
        1.3.2 XRD与SEM第19-21页
        1.3.3 相衬显微镜第21-22页
        1.3.4 磁致旋光与光弹现象的应用第22-23页
        1.3.5 数字散斑的应用第23-24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24-27页
        1.4.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4-25页
        1.4.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第25页
        1.4.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4 创新点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原料、设备与技术路线第27-33页
    2.1 实验原理第27页
    2.2 实验主要原料及设备第27-29页
        2.2.1 磷渣第27-28页
        2.2.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8-29页
    2.3 实验技术路线及方法第29-33页
        2.3.1 实验技术路线第29页
        2.3.2 实验分析方法第29-30页
        2.3.3 实验样品辅助分析方法第30-33页
第三章 碱激发剂的激发效果及反应机理研究第33-47页
    3.1 磷渣的活性分析第33-34页
    3.2 碱激发剂添加效果分析第34-40页
        3.2.1 实验设计第34-35页
        3.2.2 掺入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2.3 掺入量对不同时期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第36-37页
        3.2.4 石膏掺入对材料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7-40页
    3.3 磷渣和胶凝材料的XRD分析第40-42页
    3.4 碱激发剂与磷渣的水化反应机理分析第42-44页
    3.5 碱激发剂与磷渣的水化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粒径对磷渣活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第47-57页
    4.1 影响火山灰质活性因素第47-48页
        4.1.1 细度第47页
        4.1.2 化学以及矿物组成第47-48页
        4.1.3 养护以及水淬方式第48页
    4.2 磷渣粒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第48-52页
        4.2.1 研磨时间与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第48-50页
        4.2.2 实验设计第50-51页
        4.2.3 粒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4.3 磷渣替代砂的可行性研究第52-54页
        4.3.1 实验设计第52-53页
        4.3.2 磷渣替代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五章 工程应用与环境及安全性分析第57-63页
    5.1 碱激发磷渣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第57-59页
        5.1.1 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第57-58页
        5.1.2 对有害物的固化第58-59页
    5.2 环境及安全性分析第59-61页
        5.2.1 安全性分析第59页
        5.2.2 环保分析第59-60页
        5.2.3 磷渣建筑物pH分析第60-61页
    5.3 表面形变分析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建议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附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地区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及变形规律研究
下一篇:同时考虑平动和转动效应的节理岩质边坡的塑性极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