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3-17页 |
1.2.1 极限平衡法 | 第13-15页 |
1.2.2 数值分析法 | 第15-17页 |
1.3 塑性极限分析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岩块转动效应分析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塑性极限分析基本理论 | 第20-29页 |
2.1 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2.1.1 极限分析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理想刚塑性体的假定 | 第20-21页 |
2.1.3 屈服准则 | 第21页 |
2.1.4 流动法则 | 第21-22页 |
2.1.5 最大塑性功率原理 | 第22-23页 |
2.1.6 虚功率原理 | 第23页 |
2.2 塑性极限状态 | 第23-25页 |
2.2.1 极限状态的界定 | 第23-24页 |
2.2.2 极限状态下应力场的惟一性 | 第24-25页 |
2.3 塑性极限分析原理 | 第25-28页 |
2.3.1 下限定理及其证明 | 第25-26页 |
2.3.2 上限定理及其证明 | 第26-27页 |
2.3.3 上下限定理的推论 | 第27-28页 |
2.4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 第28页 |
2.4.1 下限法 | 第28页 |
2.4.2 上限法 | 第28页 |
2.5 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岩块的转动力学效应分析 | 第29-36页 |
3.1 倾倒破坏的类型 | 第29-31页 |
3.1.1 弯曲式倾倒破坏 | 第29-30页 |
3.1.2 块体式倾倒破坏 | 第30页 |
3.1.3 块体弯曲复合式倾倒破坏 | 第30-31页 |
3.2 倾倒破坏的力学分析 | 第31-34页 |
3.3 基于G-B法的块体转动屈服准则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同时考虑平动和转动效应的节理岩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下限法 | 第36-53页 |
4.1 概述 | 第36页 |
4.2 本文的假设 | 第36页 |
4.3 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数学规划模型 | 第36-43页 |
4.3.1 刚性块体元离散 | 第36-38页 |
4.3.2 目标函数 | 第38-39页 |
4.3.3 刚性块体元的平衡方程 | 第39页 |
4.3.4 结构面的屈服准则 | 第39-42页 |
4.3.5 应力边界条件 | 第42页 |
4.3.6 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数学规划模型 | 第42-43页 |
4.4 下限法数学规划模型的求解 | 第43-44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4-52页 |
4.5.1 算例1:含有2个岩块的节理岩质边坡 | 第44-47页 |
4.5.2 算例2:含有6个岩块的节理岩质边坡 | 第47-49页 |
4.5.3 算例3:含一组平行节理的岩质边坡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同时考虑平动和转动效应的节理岩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 | 第53-74页 |
5.1 概述 | 第53页 |
5.2 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上限法数学规划模型 | 第53-60页 |
5.2.1 刚性块体元离散 | 第53-56页 |
5.2.2 目标函数 | 第56页 |
5.2.3 结构面塑性流动约束条件 | 第56-58页 |
5.2.4 内外功功率相等条件 | 第58-60页 |
5.2.5 速度边界条件 | 第60页 |
5.2.6 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上限法数学规划模型 | 第60页 |
5.3 上限法数学规划模型的求解 | 第60-61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61-73页 |
5.4.1 算例1:层状节理岩质边坡算例 | 第62-68页 |
5.4.2 算例2:阶梯状节理岩质边坡算例 | 第68-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节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塑性极限分析 | 第74-89页 |
6.1 概述 | 第74-75页 |
6.2 拟静力法的原理 | 第75页 |
6.3 地震作用下岩块的受力分析 | 第75-78页 |
6.4 地震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模型 | 第78-79页 |
6.5 地震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上限法模型 | 第79-80页 |
6.6 地震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模型的求解 | 第80-81页 |
6.7 算例分析 | 第81-88页 |
6.7.1 算例1:层状节理岩质边坡算例 | 第81-85页 |
6.7.2 算例2:含有两组平行节理的岩质边坡算例 | 第85-88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7.1 论文工作的总结与结论 | 第89-91页 |
7.2 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发明专利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