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基于生物质棉纤维的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生物质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2-13页
        1.1.1 生物质材料的组成及特性第12页
        1.1.2 基于生物质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第12-13页
    1.2 有机废水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法第13-17页
        1.2.1 有机废水对环境及生物体的危害第13-14页
        1.2.2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4-17页
    1.3 基于生物质的功能材料在有机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第17-19页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以生物质棉纤维为原料合成碳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1-39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23页
        2.2.1 实验材料第21页
        2.2.2 表征方式第21-22页
        2.2.3 实验仪器第22页
        2.2.4 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第22页
        2.2.5 活性基团的检测第22页
        2.2.6 染料吸附实验第22-23页
        2.2.7 再生性实验第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8页
        2.3.1 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组成结构分析第23-29页
        2.3.2 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吸附性能第29-34页
        2.3.3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34-36页
        2.3.4 吸附热力学实验第36-37页
        2.3.5 再生性实验第37-38页
    2.4 结论第38-39页
第三章 纤维状银-棉复合材料的绿色简单合成及其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第39-51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2.1 实验试剂第39页
        3.2.2 表征方式第39-40页
        3.2.3 实验仪器第40页
        3.2.4 纤维状银-棉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0页
        3.2.5 对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50页
        3.3.1 纤维状银-棉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形成机理探究第40-44页
        3.3.2 纤维状银-棉复合材料(FAC)的催化性能第44-50页
    3.4 结论第50-51页
第四章 以棉纤维为模版的银纤维的合成及其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和表面增强拉曼性能第51-61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4.2.1 实验试剂第51页
        4.2.2 表征方式第51-52页
        4.2.3 实验仪器第52页
        4.2.4 银纤维(AFs)的制备第52页
        4.2.5 银纤维的催化性能第52页
        4.2.6 银纤维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SERS)第52-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60页
        4.3.1 热重分析第53页
        4.3.2 AFs的组成与结构分析第53-55页
        4.3.3 AFs的形成机理第55-56页
        4.3.4 AFs的催化性能研究第56-57页
        4.3.5 4-NP催化还原的动力学研究第57-59页
        4.3.6 AFs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研究第59-60页
    4.4 结论第60-61页
第五章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第61-72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实验部分第61-63页
        5.2.1 实验试剂第61页
        5.2.2 表征方式第61-62页
        5.2.3 实验仪器第62页
        5.2.4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2页
        5.2.5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第62页
        5.2.6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第62-6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5.3.1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XRD分析第63页
        5.3.2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SEM及EDX分析第63-65页
        5.3.3 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65页
        5.3.4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第65-66页
        5.3.5 纤维状Ag/AgCl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探究第66-68页
        5.3.6 材料的阻抗性能测试第68-69页
        5.3.7 材料的循环性能测试第69-70页
        5.3.8 光催化机理探究第70-71页
    5.4 结论第71-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7页
在校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巢湖十三年水质的总体测评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下一篇:三维电解—吸附组合工艺处理脱硫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