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众媒介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研究--以鄂东南Y县F镇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8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第8页
        一、理论意义第8-9页
        二、现实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第10-11页
        一、大众媒介第10页
        二、集体记忆第10-11页
        三、乡村社区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设计第11-17页
        一、研究问题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理论支撑第13-17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第17-28页
        一、国外关于集体记忆研究概况第17-21页
        二、国内关于集体记忆研究概况第21-25页
        三、学术界研究述评第25-28页
第二章 鄂东南Y县F镇的大众媒介第28-36页
    第一节 Y县F镇的地缘、历史第28-29页
    第二节 Y县F镇的文化特征第29-31页
        一、悠久灿烂的矿冶文化第29-30页
        二、多元多彩的民俗文化第30-31页
    第三节 Y县F镇K村的触媒情况第31-36页
        一、广播、电视的突出作用第33-34页
        二、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第34页
        三、特有的乡村文化站第34-36页
第三章 传统媒介之于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储存分析第36-48页
    第一节 纸媒:集体记忆静态的博物馆第36-39页
        一、借助于新闻报道唤醒集体记忆第36-38页
        二、建立数据博物馆保存集体记忆第38-39页
    第二节 广播:集体记忆的传输者第39-43页
        一、政治输出年代的广播记忆第39-40页
        二、经济发展时期的广播记忆第40-43页
    第三节 电视:集体记忆动态的记录者第43-48页
        一、电视带来的新气象第43-44页
        二、电视影响日常生活的集体记忆第44-45页
        三、电视记录节日狂欢的集体记忆第45-48页
第四章 重构:新媒介对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建设第48-57页
    第一节 互联网:村民们共同参与集体记忆第48-53页
        一、互联网能够重组社会群体第50-51页
        二、互联网能够创造虚拟空间第51-53页
    第二节 手机:频繁化的交流记忆第53-57页
        一、手机虚拟空间放大生活空间第54-55页
        二、手机回忆集体过去生活记忆第55-57页
第五章 大众媒介形塑乡村社区集体记忆的路径第57-70页
    第一节 大众媒介参与社区仪式活动——媒介仪式下的F镇三月三庙会第57-61页
        一、F镇三月三庙会的特殊含义第57-58页
        二、借助媒介的优势传播乡村文化第58-60页
        三、F镇三月三庙会的媒介传播的困境第60-61页
    第二节 大众媒介促进社区群体认同第61-64页
        一、通过建构集体记忆形塑群体认同第62页
        二、线上到线下的互动延续群体认同第62-63页
        三、以本地精英影响集体认同第63-64页
    第三节 大众媒介实现社区文化整合第64-67页
        一、大众媒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第64-65页
        二、大众媒介积极缔造历史文化品牌第65页
        三、大众媒介积极搭建城乡交流平台第65-66页
        四、大众媒介大力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第66页
        五、大众媒介积极培树良好社会风尚第66-67页
    第四节 大众媒介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第67-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70-75页
    第一节 研究发现第70-74页
        一、乡村中集体记忆和拟态环境第70-71页
        二、乡村大众媒介的传承责任第71-72页
        三、乡村社区中有选择的集体记忆第72-74页
    第二节 研究讨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一:大众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问卷第78-90页
附录二:F镇2016年上半年对外宣传稿件统计表第90-94页
附录三:部分日志第94-98页
附录四:部分谈实录第98-10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军工企业保密管理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A研究所为例
下一篇: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以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私营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