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3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7-18页 |
2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第18-26页 |
2.1 相关内涵的阐释 | 第18-20页 |
2.1.1 意识形态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2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3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 | 第20页 |
2.2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特征 | 第20-22页 |
2.2.1 政治性 | 第20-21页 |
2.2.2 先进性 | 第21页 |
2.2.3 学理性 | 第21-22页 |
2.2.4 实践性 | 第22页 |
2.3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价值 | 第22-26页 |
2.3.1 大学生树立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 | 第22-23页 |
2.3.2 高校稳定向上发展的政治保障 | 第23页 |
2.3.3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有力抓手 | 第23-26页 |
3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3.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就 | 第26-28页 |
3.1.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 第26-27页 |
3.1.2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整体向好 | 第27页 |
3.1.3 马克思主义的高校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不断巩固 | 第27-28页 |
3.2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缺乏对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认同 | 第28-29页 |
3.2.2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第29页 |
3.2.3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有效管理 | 第29-30页 |
3.2.4 高校内部多种思潮混杂 | 第30-31页 |
3.3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3.3.1 经济转型期利益分化所催生的错误价值取向 | 第31页 |
3.3.2 全球化背景下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 | 第31-32页 |
3.3.3 文化产业发展与网络载体利用的管理缺位 | 第32-33页 |
3.3.4 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 | 第33-36页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原则与任务 | 第36-42页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36-39页 |
4.1.1 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 | 第36-37页 |
4.1.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原则 | 第37-38页 |
4.1.3 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38页 |
4.1.4 坚持先进示范与行为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 第38-39页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 | 第39-42页 |
4.2.1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39页 |
4.2.2 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观 | 第39-40页 |
4.2.3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4.2.4 形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 第41-42页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路径 | 第42-52页 |
5.1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思想基础 | 第42-45页 |
5.1.1 始终坚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学习和领悟 | 第42-44页 |
5.1.2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主题的引领 | 第44-45页 |
5.2 加强实践引领,提升教育实效性 | 第45-48页 |
5.2.1 树立学以致用、服务人民的教育引导理念 | 第45-46页 |
5.2.2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 第46-47页 |
5.2.3 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育人方法 | 第47-48页 |
5.3 优化相应管理制度,促进教育责任落实 | 第48-49页 |
5.3.1 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 | 第48-49页 |
5.3.2 完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责任监督机制 | 第49页 |
5.4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 第49-52页 |
5.4.1 建立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高校校园文化 | 第50-51页 |
5.4.2 增强高校文化传播的多渠道监管 | 第51-52页 |
6 结束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