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9页 |
| Abstract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5页 |
|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1-23页 |
| ·轨道机动飞行器出现的原因 | 第21页 |
| ·发展赤道大椭圆轨道机动飞行器的原因 | 第21-22页 |
| ·基于赤道大椭圆轨道机动飞行器的空间交会问题 | 第22-23页 |
|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3-33页 |
| ·轨道机动飞行器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 ·轨道最优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最优交会轨道规划与制导方法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 ·末制导导引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共面椭圆交会轨道及其动力学模型 | 第35-51页 |
| ·共面椭圆交会轨道 | 第35-38页 |
| ·共面椭圆远程交会轨道 | 第35-36页 |
| ·共面椭圆近程交会轨道 | 第36-38页 |
| ·共面椭圆交会动力学模型 | 第38-43页 |
| ·坐标系定义 | 第38-39页 |
| ·远程交会摄动动力学模型 | 第39-40页 |
| ·近程交会动力学模型 | 第40-43页 |
| ·赤道大椭圆停泊轨道的倾角漂移与保持 | 第43-50页 |
| ·倾角长期漂移摄动分析 | 第43-44页 |
| ·倾角长期漂移解析计算 | 第44-48页 |
| ·倾角保持策略 | 第48页 |
| ·赤道大椭圆轨道的倾角保持算例及分析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远程最优交会轨道规划 | 第51-72页 |
| ·单脉冲多圈Lambert 最优交会 | 第51-59页 |
| ·固定时间多圈Lambert 交会问题 | 第51-53页 |
| ·椭圆辅助最优交会 | 第53-55页 |
| ·固定时间多圈Lambert 最优交会轨道确定方法 | 第55-58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58-59页 |
| ·多脉冲多圈Lambert 最优交会 | 第59-65页 |
| ·单脉冲交会轨道改进与优化 | 第60-63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63-65页 |
| ·基于多圈Lambert 交会方法的序列目标飞行器最优交会 | 第65-71页 |
| ·多目标飞行器省能量交会序列生成 | 第65-66页 |
| ·序列目标飞行器最优交会方法 | 第66-68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68-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考虑J2摄动的远程最优交会轨道规划与制导 | 第72-92页 |
| ·考虑J2 摄动的固定时间单脉冲多圈Lambert 最优交会 | 第72-74页 |
| ·最优交会策略 | 第72-73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73-74页 |
| ·基于Legendre 伪谱法的J2 摄动有限推力交会制导 | 第74-81页 |
| ·考虑J 2 摄动的有限推力连续最优交会制导 | 第75-76页 |
| ·基于LPM 的离散有限推力最优交会制导 | 第76-79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79-81页 |
| ·基于CADET 的J2 摄动远程交会轨道误差分析 | 第81-88页 |
| ·基于CADET 的初始状态误差分析 | 第81-83页 |
| ·基于正交试验的初始状态误差灵敏度分析 | 第83-84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84-88页 |
| ·考虑J_2 摄动的制导修正策略 | 第88-91页 |
| ·制导修正策略 | 第88-90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90-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第五章 近程最优交会轨道规划与制导 | 第92-121页 |
| ·基于椭圆相对运动方程的线性最优交会 | 第92-101页 |
| ·三种相对动力学模型 | 第92-94页 |
| ·基于椭圆相对运动方程的脉冲交会模型 | 第94-95页 |
| ·线性最优交会的非线性规划方法 | 第95-96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96-101页 |
| ·基于非最优主矢量理论的非线性最优交会 | 第101-106页 |
| ·非最优交会轨道改进方法 | 第101-103页 |
| ·基于直接法的改进轨道优化 | 第103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103-106页 |
| ·基于椭圆相对运动方程的有限推力最优交会制导 | 第106-120页 |
| ·基于间接法求解有限推力最优交会制导问题 | 第106-108页 |
| ·基于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两点边值问题 | 第108-110页 |
| ·基于多重打靶法解NLP 问题 | 第110-113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113-120页 |
| ·小结 | 第120-121页 |
| 第六章 智能撞击器末制导导引律 | 第121-138页 |
| ·导引盲区与脱靶量计算方法 | 第121-122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导引律 | 第122-131页 |
| ·LQG 导引律 | 第122-124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与导引 | 第124-126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126-131页 |
| ·模糊滑模变结构导引律 | 第131-136页 |
| ·撞击器的二阶Terminal 滑模变结构导引律 | 第131-132页 |
| ·模糊滑模变结构导引律 | 第132-135页 |
|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135-136页 |
| ·小结 | 第136-13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2页 |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8-140页 |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40-142页 |
| 致谢 | 第142-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3-153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