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内容与对象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构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高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一) 国内与国外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 第13页 |
二、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内容的教材比较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现状小结 | 第14-15页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 第15页 |
二、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第15-17页 |
(一) 数学抽象的内涵 | 第15页 |
(二) 逻辑推理的内涵 | 第15页 |
(三) 数学建模的内涵 | 第15-16页 |
(四) 直观想象的内涵 | 第16页 |
(五) 数学运算的内涵 | 第16页 |
(六) 数据分析的内涵 | 第16-17页 |
第4章 高中数学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的比较研究 | 第17-62页 |
一、平面解析几何内容体系的比较 | 第17-37页 |
(一) 各版教材平面解析几何内容顺序的比较 | 第17-22页 |
(二) 五个版本平面解析几何课时安排的比较 | 第22-24页 |
(三) 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比例的比较 | 第24-25页 |
(四) 各版本教材中平面解析几何知识内容的比较 | 第25-34页 |
(五) 小结 | 第34-37页 |
二、平面解析几何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37-62页 |
(一) 各版本教材部分体例设计的比较 | 第37-55页 |
(二) 栏目设置的统计 | 第55-56页 |
(三) 数学题的比较 | 第56-60页 |
(四) 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结论和反思 | 第62-6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一) 五个版本教材平面解析几何部分的相似点 | 第62页 |
(二) 五个版本教材平面解析几何部分的不同点 | 第62-64页 |
二、研究启示 | 第64-65页 |
(一) 人教A版的编写特色与编写建议 | 第64页 |
(二) 人教B版的编写特色与编写建议 | 第64页 |
(三) 北师大版的编写特色与编写建议 | 第64-65页 |
(四) 苏教版的编写特色与编写建议 | 第65页 |
(五) 湘教版的编写特色与编写建议 | 第65页 |
三、研究反思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