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写作缘由及意义 | 第8-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13页 |
1.透过镜头看规训 | 第8-11页 |
2.倾听儿童看规训 | 第11-13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一、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一)“规训化现象”的思想渊源及其内涵解读 | 第14-16页 |
1.“规训”的缘起 | 第14-15页 |
2.“课堂教学”涵义及其社会学意义 | 第15-16页 |
(二)“规训化现象”的理论支撑 | 第16-18页 |
1.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 | 第16-17页 |
2.身体社会学的启示 | 第17-18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1.学校教育中的惩罚 | 第18-20页 |
2.课堂教学中的身体规训 | 第20页 |
3.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替代 | 第20-22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22-25页 |
1.研究思路的确定 | 第22页 |
2.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2-24页 |
3.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二、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现实图景剖析 | 第25-39页 |
(一)时空约束下的身体处境呈现 | 第25-30页 |
1.时空限制下的身体 | 第25-28页 |
2.被标准格式化的身体 | 第28页 |
3.受惩罚的身体 | 第28-30页 |
(二)师生交往中的话语权威考察 | 第30-34页 |
1.教师的指令性语言 | 第30-31页 |
2.学生的妥协不较真 | 第31-32页 |
3.教师的真理意志 | 第32-34页 |
(三)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规训探究 | 第34-39页 |
1.知识真理价值观的强势 | 第34-35页 |
2.专断的套装知识训练 | 第35-37页 |
3.忠实取向的课程意识 | 第37-39页 |
三、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现象中权力运作的手段分析 | 第39-46页 |
(一)课堂教学系统外部规训化现象权力运作机制 | 第39-42页 |
1.层级监视 | 第39-40页 |
2.规范化裁决 | 第40-41页 |
3.审查(考试) | 第41-42页 |
(二)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规训化现象权力运作机制 | 第42-46页 |
1.课堂教学秩序 | 第42-43页 |
2.课堂教学仪式 | 第43-44页 |
3.细致规划的评价制度 | 第44-46页 |
四、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现象引发的思考和启示 | 第46-57页 |
(一)现实困境:课堂场域中规训合理在场之思 | 第46-48页 |
1.规训的“工具性价值观”与应试文化的吻合 | 第46-47页 |
2.制度性约束 | 第47-48页 |
(二)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教育的后果之思 | 第48-53页 |
1.课堂生命体验缺失者:拥护与反抗的矛盾者 | 第48-51页 |
2.课堂话语空间失语者:附和教师的“我很喜欢” | 第51-52页 |
3.课程文本知识崇拜者:制度化教育下的教条思维 | 第52-53页 |
(三)改善小学课堂教学规训化现象的对策之思 | 第53-57页 |
1.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对话”,关注生命内在体验 | 第53-54页 |
2.从“话语规训独白”走向“师生交往对话”,寻求话语权回归 | 第54-55页 |
3.从“知识规训主义”走向“生态课程意识”,解除思维的禁锢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