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方向 | 第9-11页 |
1.2.1 环境光催化 | 第9-10页 |
1.2.2 能源光催化 | 第10-11页 |
1.2.3 合成光催化 | 第11页 |
1.3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 第11-15页 |
1.4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 第15-22页 |
1.4.1 金属氧化物 | 第15页 |
1.4.2 金属硫化物 | 第15-16页 |
1.4.3 铋系半导体 | 第16-22页 |
1.5 选题意义及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Aurivillius型Bi_2TiO_4F_2和Bi_2NbO_5F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3-37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2.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3-25页 |
2.2.2 Aurivillius型氟氧化物Bi_2MO_(6-n)F_n(M=Ti,Nb; n=2,1)的制备方法 | 第25页 |
2.2.3 样品的表征 | 第25-26页 |
2.2.4 产物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6-35页 |
2.3.1 物相分析 | 第26-28页 |
2.3.2 形貌分析 | 第28-30页 |
2.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30-31页 |
2.3.4 光催化性能实验 | 第31-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Aurivillius型Bi_2TiO_4F_2和Bi_2NbO_5F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3.2.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7-39页 |
3.2.2 不同复合材料的的制备方法 | 第39-41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41页 |
3.2.4 产物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1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1-50页 |
3.3.1 物相分析 | 第41-44页 |
3.3.2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44-46页 |
3.3.3 光催化性能试验 | 第46-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