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序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4 国内外研动态 | 第10-17页 |
1.4.1 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4.2 普惠金融发展及其问题的研究 | 第12页 |
1.4.3 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优势的研究 | 第12-15页 |
1.4.4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困难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5 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6 现有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 第19-24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互联网金融 | 第19页 |
2.1.2 普惠金融 | 第19页 |
2.1.3 农村普惠金融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金融共生理论 | 第19-20页 |
2.2.2 长尾理论 | 第20页 |
2.2.3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 第20页 |
2.2.4 梅特卡夫定律 | 第20页 |
2.2.5 新信用理论 | 第20-21页 |
2.3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传统农村金融普惠目标实现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3.1 农村普惠金融目标及其实现状况 | 第24-27页 |
3.1.1 农村普惠金融目标 | 第24-25页 |
3.1.2 农村普惠金融目标实现情况 | 第25-27页 |
3.2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远离普惠金融目标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3.2.1 农村金融机构克服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度大 | 第27页 |
3.2.2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成本降低难 | 第27页 |
3.2.3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风险克服不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目标实现的优势及发挥情况 | 第29-35页 |
4.1 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 第29-31页 |
4.2 缓解信息不对称 | 第31-32页 |
4.3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 第32-33页 |
4.4 有效控制风险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 | 第35-40页 |
5.1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35-38页 |
5.1.1 征信体系尚不完善 | 第35-36页 |
5.1.2 制度体系不完善 | 第36-37页 |
5.1.3 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设施不完善 | 第37-38页 |
5.2 农村地区互联网与金融知识普及度不高 | 第38页 |
5.3 金融企业对农村的服务意识不强 | 第38-40页 |
第六章 农村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面临困境的对策建议 | 第40-45页 |
6.1 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40-42页 |
6.1.1 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标准化体系 | 第40页 |
6.1.2 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明确监管职能 | 第40-41页 |
6.1.3 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硬件设施 | 第41-42页 |
6.2 普及互联网与金融知识 | 第42页 |
6.2.1 建立专门机构负责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 第42页 |
6.2.2 设立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专项资金 | 第42页 |
6.2.3 金融知识普及渠道方式多样化 | 第42页 |
6.3 提升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服务意识 | 第42-45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