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活性污泥对痕量有机物的去除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概述第10页
    1.2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来源和危害第10-12页
        1.2.1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来源第10-11页
        1.2.2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危害第11-12页
    1.3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污染现状和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污染现状第12-13页
        1.3.2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内分泌干扰物和药物的分析检测技术第14-16页
        1.4.1 样品预处理技术第14-15页
        1.4.2 检测技术第15-16页
    1.5 目标物质的选择和介绍第16-17页
    1.6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1.6.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6.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PhACs和EDCs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0-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2.1.1 仪器与试剂第20页
        2.1.2 色谱条件第20-21页
        2.1.3 定量方法第21页
        2.1.4 样品前处理第21-22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2-28页
        2.2.1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22-24页
        2.2.2 定量的方法与分析质量控制第24-25页
        2.2.3 水样前处理条件优化第25-28页
        2.2.4 污泥样品前处理回收率第28页
    2.3 小结第28-30页
3 失活污泥去除TrOCs的静态吸附实验第30-52页
    3.1 活性污泥吸附有机物的机理第30页
        3.1.1 吸附的概念第30页
        3.1.2 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第30页
    3.2 活性污泥的驯化第30-33页
        3.2.1 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第30-31页
        3.2.2 实验室配水第31-32页
        3.2.3 污泥反应器以及运行方式第32-33页
        3.2.4 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第33页
    3.3 吸附平衡及吸附动力学第33-36页
        3.3.1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3.2 模型描述第34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34-36页
    3.4 吸附等温线第36-43页
        3.4.1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4.2 模型描述第37-38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38-43页
    3.5 解吸行为第43-46页
        3.5.1 实验方法第43-44页
        3.5.2 结果与讨论第44-46页
    3.6 吸附热力学第46-50页
        3.6.1 实验方法第47页
        3.6.2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3.7 小结第50-52页
4 SBR对SMZ的降解研究第52-58页
    4.1 反应器简介第52-53页
    4.2 SBR对SMZ去除实验第53-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4.3.1 各阶段对SMZ的去除情况第54-55页
        4.3.2 SBR的物料平衡计算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5 主要结论和展望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建议第59-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大学校园碳平衡研究
下一篇:入湖污染物量对阳澄湖水质及浮游生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