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湖泊水环境现状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湖泊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入湖河道污染物量 | 第12页 |
1.2.2 湖泊水质指标 | 第12-13页 |
1.2.3 湖泊浮游植物水生态指标 | 第13-14页 |
1.2.4 湖泊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阳澄湖水环境现状 | 第14-15页 |
1.3.1 水质情况 | 第14页 |
1.3.2 污染负荷过剩 | 第14页 |
1.3.3 入湖河道水质仍然较差 | 第14-15页 |
1.3.4 水生态系统退化 | 第15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17-24页 |
2.1 采样点的设置及监测频次 | 第17页 |
2.1.1 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 | 第17页 |
2.1.2 阳澄湖湖体水质监测断面和浮游植物监测点的设置 | 第17页 |
2.1.3 阳澄湖水质监测频次 | 第17页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7-20页 |
2.2.1 常规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7-19页 |
2.2.2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9-20页 |
2.3 评价方法 | 第20-22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入湖污染物量的计算与分析 | 第24-30页 |
3.1 阳澄西湖 | 第24-26页 |
3.1.1 COD_(Mn)的入湖量计算与分析 | 第24页 |
3.1.2 总氮的入湖量计算与分析 | 第24-25页 |
3.1.3 总磷的入湖量计算与分析 | 第25页 |
3.1.4 阳澄西湖入湖量分析 | 第25-26页 |
3.2 阳澄中湖 | 第26-28页 |
3.2.1 COD_(Mn)的入湖量计算与分析 | 第26-27页 |
3.2.2 总氮的入湖量计算与分析 | 第27页 |
3.2.3 总磷的入湖量计算与分析 | 第27-28页 |
3.2.4 阳澄中湖入湖量分析 | 第28页 |
3.3 阳澄东湖 | 第28-29页 |
3.4 阳澄湖各湖区入湖污染物总量分析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阳澄湖水质分析 | 第30-36页 |
4.1 阳澄湖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 第30-32页 |
4.1.1 阳澄西湖 | 第30-31页 |
4.1.2 阳澄中湖 | 第31页 |
4.1.3 阳澄东湖 | 第31-32页 |
4.2 阳澄湖营养化状态 | 第32-36页 |
第五章 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第36-53页 |
5.1 阳澄湖浮游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变化 | 第36-42页 |
5.2 阳澄湖三个湖区之间的浮游植物物种相似度情况 | 第42-43页 |
5.3 阳澄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组成和变化 | 第43-44页 |
5.4 阳澄湖浮游植物生物密度的时空变化 | 第44-48页 |
5.5 阳澄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 第48页 |
5.6 阳澄湖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 第48-53页 |
第六章入湖污染物量与水体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分析 | 第53-57页 |
6.1 入湖河道污染物量与阳澄湖水质及浮游植物水生态指标分析 | 第53-54页 |
6.2 阳澄西湖 | 第54-55页 |
6.3 阳澄中湖 | 第55-56页 |
6.4 阳澄东湖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7.1 结论 | 第57页 |
7.2 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