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4页 |
·激光功率密度与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 | 第1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高能短脉冲激光装置的介绍 | 第20-23页 |
·高能短脉冲固体激光装置的特点 | 第23-24页 |
·高能短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技术的需求背景 | 第24-26页 |
·脉冲相干合成聚焦技术的需求背景 | 第24-25页 |
·阵列元件相干合成技术的需求背景 | 第25-26页 |
·高能短脉冲激光相干合成的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连续激光相干合成 | 第26-28页 |
·短脉冲合成聚焦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阵列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多路短脉冲激光的相干合成理论和模型 | 第34-46页 |
·脉冲相干合成的理论分析 | 第34-39页 |
·多路短脉冲相干合成聚焦的空间特性 | 第35-37页 |
·多路短脉冲相干合成聚焦的时间特性 | 第37-39页 |
·脉冲激光相干合成的控制模型分析 | 第39-43页 |
·多路短脉冲相干合成聚焦的空间控制模型 | 第39-41页 |
·多路短脉冲相干合成聚焦的时间控制模型 | 第41-43页 |
·脉冲激光相干合成的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多路短脉冲相干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65页 |
·焦斑的空间分布特性 | 第46-58页 |
·近场光束振幅的影响 | 第46-47页 |
·束腰半径的影响 | 第47-48页 |
·f 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光束间相位差的影响 | 第49-50页 |
·光束指向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波前误差的影响 | 第52-54页 |
·光谱宽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焦斑的时间特性模拟 | 第58-64页 |
·色散补偿理论的数值计算 | 第58-59页 |
·常用的色散补偿单元及其色散原理 | 第59-62页 |
·双光栅对色散补偿单元及其色散补偿数值计算 | 第62-63页 |
·双光栅对色散补偿单元及其色散补偿数值计算 | 第63-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相干合成聚焦的技术路线分析及验证 | 第65-83页 |
·高能PW 短脉冲装置中的相干合成技术路线分析 | 第65-73页 |
·光束指向性和轴向光程差的监测和控制 | 第65-68页 |
·光束波前的监测和控制 | 第68-71页 |
·相干合成基本技术路线 | 第71-73页 |
·两路光相干合成验证实验 | 第73-82页 |
·平台光束指向性振动分析 | 第74-76页 |
·SPGD 算法 | 第76-80页 |
·SPGD 算法实验结果 | 第80-81页 |
·实验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阵列光学系统相干合成研究 | 第83-108页 |
·阵列系统的误差模型 | 第83-95页 |
·误差类型 | 第83-84页 |
·阵列光栅压缩器模型 | 第84-85页 |
·Treacy 阵列压缩器中的输出脉冲 | 第85-86页 |
·阵列双光栅对压缩聚焦系统输出脉冲空间分布 | 第86-92页 |
·阵列双光栅对压缩聚焦系统输出脉冲时间特性 | 第92-95页 |
·阵列光栅压缩器系统的数值计算 | 第95-104页 |
·脉冲远场空间分布的计算结果 | 第95-102页 |
·脉冲群延迟和脉冲展宽的计算结果 | 第102-104页 |
·阵列离轴抛面镜的数值计算 | 第104-107页 |
·角度失调 | 第104-105页 |
·位置失调 | 第105-106页 |
·系统相干合成性能统计分析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2×2 阵列系统相干合成的设计和单元锁相实现 | 第108-128页 |
·2×2 阵列系统集成模型 | 第108-116页 |
·集成模型概述 | 第108-109页 |
·光学模型 | 第109-111页 |
·结构模型 | 第111-113页 |
·控制模型 | 第113-116页 |
·2×2 阵列系统中单元PID 锁定控制实验研究 | 第116-122页 |
·2×2 阵列系统实验装置 | 第116-118页 |
·压电陶瓷驱动器测试 | 第118-119页 |
·3 轴PID 控制 | 第119-121页 |
·阵列系统光学稳定性测试 | 第121-122页 |
·基于CCD 相机的自动锁相实验研究 | 第122-126页 |
·基于远场CCD 相机的光学测试平台 | 第122-124页 |
·基于近、远场CCD 相机的光学测试平台 | 第124-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七章 多路高能短脉冲激光其它合成方式的探讨及应用 | 第128-141页 |
·模型建立 | 第128-132页 |
·数值计算 | 第132-135页 |
·多种合成方式的仿真结果 | 第132-134页 |
·仿真结果验证 | 第134-135页 |
·在快点火方式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的应用 | 第135-139页 |
·快点火方式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相关背景 | 第135-136页 |
·用于电子快点火的激光驱动器参数 | 第136-137页 |
·合成方式的分析 | 第137-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