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文献研究 | 第10-16页 |
1.4.1 关于留守家庭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1.4.2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3 关于老年人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4.4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16-21页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1.1 留守家庭 | 第16页 |
2.1.2 隔代教养 | 第16页 |
2.1.3 焦虑 | 第16页 |
2.1.4 小组工作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理性情绪疗法 | 第16-17页 |
2.2.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第17页 |
2.3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长者焦虑问题的分析 | 第17-21页 |
2.3.1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长者的基本情况 | 第17-19页 |
2.3.2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长者焦虑的成因 | 第19页 |
2.3.3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长者焦虑的危害 | 第19-21页 |
第3章 小组工作介入隔代教养长者焦虑问题的应用 | 第21-44页 |
3.1 小组方案设计 | 第21-26页 |
3.1.1 小组名称及性质 | 第21页 |
3.1.2 小组拟解决问题 | 第21页 |
3.1.3 小组目的及目标 | 第21-22页 |
3.1.4 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1.5 时间及地点 | 第23页 |
3.1.6 宣传及招募手法 | 第23页 |
3.1.7 小组活动计划表 | 第23-24页 |
3.1.8 预计困难及解决办法 | 第24-25页 |
3.1.9 评估方式 | 第25-26页 |
3.2 小组活动开展过程 | 第26-41页 |
3.2.1 “有缘千里会” | 第26-29页 |
3.2.2 “一诉解千愁” | 第29-33页 |
3.2.3 “沟通有方爱无限” | 第33-36页 |
3.2.4 “和焦虑挥手告别” | 第36-39页 |
3.2.5 “愁消情永存” | 第39-41页 |
3.3 小组工作评估 | 第41-44页 |
3.3.1 目标评估 | 第41-42页 |
3.3.2 过程评估 | 第42-43页 |
3.3.3 产出评估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附录1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长者焦虑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附录2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长者焦虑访谈提纲 | 第50-51页 |
附录3 小组参加者意见表 | 第51-52页 |
附录4 隔代教养长者教养能力及焦虑感主观测评问卷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