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1.1.1 养老模式的定义 | 第10页 |
1.1.2 养老模式的分类 | 第10-11页 |
1.1.3 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界定与分类 | 第11页 |
1.1.4 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2 家庭功能 | 第13-15页 |
1.2.1 家庭的定义 | 第13页 |
1.2.2 家庭功能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3 家庭功能的基础理论 | 第14页 |
1.2.4 家庭功能对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 自尊 | 第15-17页 |
1.3.1 自尊的定义 | 第15页 |
1.3.2 自尊的特性 | 第15-16页 |
1.3.3 自尊的作用 | 第16-17页 |
1.4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前言 | 第21-27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2.1.1 巨大的养老压力使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当前重要课题 | 第21页 |
2.1.2 基于需求角度的养老模式意愿研究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意义深远 | 第21页 |
2.1.3 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研究仍有待向纵深方向发展 | 第21-22页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2.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2.2.3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7页 |
2.3.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3.2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家庭功能对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的影响 | 第27-34页 |
3.1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27-29页 |
3.1.1 家庭功能与家庭养老倾向 | 第27-28页 |
3.1.2 家庭功能与社会养老倾向 | 第28页 |
3.1.3 家庭功能与自我养老倾向 | 第28-29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29-31页 |
3.2.1 家庭功能对家庭养老倾向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家庭功能对社会养老倾向的影响 | 第30页 |
3.2.3 家庭功能对自我养老倾向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4 假设支持情况汇总 | 第31页 |
3.3 讨论 | 第31-34页 |
3.3.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家庭养老倾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 第31-32页 |
3.3.2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社会养老倾向有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 | 第32-33页 |
3.3.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我养老倾向影响不显著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自尊调节下家庭功能对自我养老倾向的影响 | 第34-41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4.1.1 自尊在家庭亲密度对自我养老倾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第34页 |
4.1.2 自尊在家庭适应性对自我养老倾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第34-35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35-37页 |
4.2.1 自尊调节下家庭亲密度对自我养老倾向的影响 | 第36页 |
4.2.2 自尊调节下家庭适应性对自我养老倾向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 假设研究结果汇总 | 第37-38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1页 |
4.4.1 自尊对家庭亲密度与自我养老倾向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 第38-39页 |
4.4.2 自尊对家庭适应性与自我养老倾向之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41-49页 |
5.1 建议 | 第41-44页 |
5.1.1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41页 |
5.1.2 识别不同的养老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项目 | 第41-42页 |
5.1.3 建立养老教育体系,树立自我养老理念 | 第42-43页 |
5.1.4 识别不同的自尊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建议 | 第43-44页 |
5.2 结论 | 第44页 |
5.3 创新点 | 第44页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2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