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互联网团购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4.1 网络团购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4.2 移动互联网团购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理性行为理论(TRA) | 第22页 |
2.2 计划行为理论(TPB) | 第22-23页 |
2.3 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23-24页 |
2.4 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UTAUT)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移动互联网团购影响因素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8-42页 |
3.1 移动互联网团购影响因素模型 | 第28-29页 |
3.2 移动互联网团购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3.2.1 绩效期望 | 第29-30页 |
3.2.2 努力期望 | 第30页 |
3.2.3 社会影响 | 第30-31页 |
3.2.4 促进因素 | 第31页 |
3.2.5 使用意愿 | 第31页 |
3.2.6 使用行为 | 第31页 |
3.2.7 感知风险 | 第31-32页 |
3.2.8 个人创新性 | 第32-33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3.3.1 有关绩效期望的假设 | 第33页 |
3.3.2 有关努力期望的假设 | 第33页 |
3.3.3 有关社会影响的假设 | 第33-34页 |
3.3.4 有关促进因素的假设 | 第34页 |
3.3.5 有关感知风险的假设 | 第34页 |
3.3.6 有关个人创新性的假设 | 第34页 |
3.3.7 有关使用意愿的假设 | 第34-35页 |
3.4 问卷设计 | 第35-39页 |
3.4.1 移动互联网团购用户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3.4.2 问卷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3.4.3 问卷预测试与修正 | 第37-38页 |
3.4.4 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4 移动互联网团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2-58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5页 |
4.1.1 样本基本特征 | 第42-44页 |
4.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4-45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5-50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46-50页 |
4.3 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51-55页 |
4.4.1 用户使用意愿与假设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4.4.2 促进因素与使用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4.4.3 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5 移动互联网团购发展建议 | 第58-62页 |
5.1 提升团购平台的有用性和易用性 | 第58-59页 |
5.2 扩大移动互联网团购的社会影响 | 第59页 |
5.3 强化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 | 第59-60页 |
5.4 实现精细化管理 | 第60页 |
5.5 降低风险吸引更多用户 | 第60-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A | 第70-74页 |
附录B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