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7-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9页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技术 | 第19-20页 |
二、轻工业 | 第20页 |
三、轻工业技术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格致汇编》的编辑出版概况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编辑出版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21-23页 |
一、洋务运动对科技的需求 | 第21页 |
二、上海出版文化环境的支撑 | 第21-22页 |
三、傅兰雅办报经验的保障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格致汇编》的编作者群体、栏目设置和选材原则 | 第23-25页 |
一、中西组合的编作者群体 | 第23页 |
二、新颖独特的栏目设置 | 第23-24页 |
三、贴近大众的选材原则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格致汇编》的科技内容 | 第25-26页 |
一、科技内容的类别 | 第25页 |
二、科技内容的量化对比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格致汇编》的出版、发行和经营 | 第26-28页 |
一、出版 | 第26-27页 |
二、发行 | 第27页 |
三、经营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格致汇编》中纺织染色技术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中纺织染色技术的刊载方式 | 第28-29页 |
一、多篇连载 | 第28页 |
二、单篇刊载 | 第28-29页 |
三、问答互动 | 第29页 |
第二节 纺织染料技术构成的材料要素 | 第29-32页 |
一、纺织技术原料 | 第29-31页 |
二、染色技术原料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纺织染色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 | 第32-38页 |
一、轧花机器 | 第33-34页 |
二、纺纱机器 | 第34-36页 |
三、织布机器 | 第36-37页 |
四、印布机器 | 第37-38页 |
第四节 纺织染色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 | 第38-42页 |
一、原料加工 | 第38页 |
二、纺纱 | 第38-39页 |
三、织布 | 第39页 |
四、漂白 | 第39-40页 |
五、印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格致汇编》中食品制造技术 | 第42-57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中食品制造技术的刊载方式 | 第42-44页 |
一、多篇连载 | 第42页 |
二、单篇刊载 | 第42-43页 |
三、问答互动 | 第43-44页 |
四、科技新闻 | 第44页 |
第二节 食品制造技术构成的材料要素 | 第44-48页 |
一、造糖原料 | 第44-46页 |
二、酿酒原料 | 第46-48页 |
三、制油原料 | 第48页 |
第三节 食品制造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 | 第48-53页 |
一、造糖机器 | 第48-52页 |
二、酿酒机器 | 第52页 |
三、制油机器 | 第52-53页 |
第四节 食品制造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 | 第53-57页 |
一、造糖工艺 | 第53-55页 |
二、酿酒工艺 | 第55-56页 |
三、制油工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格致汇编》中印刷造纸技术 | 第57-67页 |
第一节 《格致汇编》中印刷造纸技术的刊载方式 | 第57-59页 |
一、单篇刊载 | 第57-58页 |
二、问答互动 | 第58-59页 |
三、科技新闻 | 第59页 |
第二节 印刷造纸技术构成的材料要素 | 第59-62页 |
一、印刷技术材料 | 第59-60页 |
二、造纸技术材料 | 第60-62页 |
第三节 印刷造纸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 | 第62-64页 |
一、印刷机器 | 第62-63页 |
二、造纸机器 | 第63-64页 |
第四节 印刷造纸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 | 第64-67页 |
一、印刷工艺 | 第64页 |
二、造纸工艺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格致汇编》中其他轻工业技术 | 第67-78页 |
第一节 制瓷技术 | 第67-72页 |
一、《格致汇编》中制瓷技术的刊载方式 | 第67页 |
二、制瓷原料 | 第67-68页 |
三、制瓷机器 | 第68-70页 |
四、制瓷工艺 | 第70-72页 |
第二节 造玻璃技术 | 第72-74页 |
一、《格致汇编》中造玻璃技术的刊载方式 | 第72页 |
二、造玻璃原料 | 第72-73页 |
三、造玻璃机器 | 第73页 |
四、造玻璃工艺 | 第73-74页 |
第三节 造冰技术与造针技术 | 第74-78页 |
一、造冰技术 | 第74-75页 |
二、造针技术 | 第75-78页 |
第六章 《格致汇编》中轻工业技术的传播效果 | 第78-86页 |
第一节 提升晚清民众对科技的认知水平 | 第78-81页 |
一、晚清民众的科技认知水平 | 第78-79页 |
二、提升晚清大众对科技的认知水平 | 第79-81页 |
第二节 推动晚清洋务运动的发展 | 第81-83页 |
一、响应洋务派的“重实用”思想 | 第81-82页 |
二、推动洋务企业的发展 | 第82-83页 |
第三节 促进我国传统轻工业技术的发展 | 第83-86页 |
一、晚清时期我国传统轻工业技术 | 第83-84页 |
二、促进晚清时期传统轻工业技术的发展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