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机械密封界面的逾渗机制及通道模拟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密封界面通道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密封界面微通道的结构特征 | 第16-31页 |
2.1 密封端面微观形貌表征 | 第16-22页 |
2.1.1 分形理论 | 第16-18页 |
2.1.2 密封端面的分形表征 | 第18-22页 |
2.2 密封界面间孔隙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22-30页 |
2.2.1 密封界面间微通道的形成机理 | 第22-24页 |
2.2.2 密封界面间的分形接触模型 | 第24-27页 |
2.2.3 各参数对界面孔隙体积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密封界面的逾渗特性 | 第31-41页 |
3.1 逾渗理论 | 第31-34页 |
3.1.1 逾渗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3.1.2 孔隙介质的逾渗现象 | 第32-34页 |
3.2 密封界面的逾渗机制 | 第34-40页 |
3.2.1 密封界面三维逾渗模型 | 第34-37页 |
3.2.2 密封界面的逾渗特性分析 | 第37-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密封界面逾渗点尺寸的计算分析 | 第41-48页 |
4.1 逾渗点尺寸的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4.2 逾渗点尺寸的计算分析 | 第42-45页 |
4.2.1 形貌参数对逾渗点尺寸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材料参数对逾渗点尺寸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3 工况参数对逾渗点尺寸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流体泄漏最小孔隙尺寸计算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密封界面的微通道模拟 | 第48-58页 |
5.1 通道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5.1.1 UG/Open GRIP软件概述 | 第48-49页 |
5.1.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5.2 通道模型的模拟分析 | 第50-54页 |
5.2.1 FLUENT软件概述 | 第50-51页 |
5.2.2 基本假设 | 第51页 |
5.2.3 通道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51-52页 |
5.2.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 第52-54页 |
5.3 通道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