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总论 | 第10-20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设计 | 第12-14页 |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2页 |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2页 |
| ·研究工具 | 第12-13页 |
| ·研究的过程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回族传统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少数民族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回族幼儿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 ·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第17-20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第2章 民族文化与民族幼儿教育 | 第20-24页 |
|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第20-22页 |
| ·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含义 | 第20-21页 |
|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第21-22页 |
| ·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幼儿教育的发展 | 第22-24页 |
| ·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 | 第22页 |
| ·民族文化与民族幼儿教育 | 第22-24页 |
| 第3章 回族传统文化溯源 | 第24-30页 |
| ·回族的形成及民族称谓 | 第24-25页 |
| ·甘肃回族历史发展渊源 | 第25-26页 |
| ·回族传统文化简介 | 第26-29页 |
| ·调查点概况 | 第29-30页 |
| 第4章 回族传统文化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 第30-40页 |
| ·回族幼儿家庭教养环境调查 | 第30-31页 |
| ·家庭结构和民族构成 | 第30-31页 |
| ·家庭经济状况 | 第31页 |
|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 第31页 |
| ·回族幼儿传统文化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 第31页 |
| ·回族幼儿家长传统教育观念调查 | 第31-36页 |
| ·家长对回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 第32页 |
| ·家长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 第32-33页 |
| ·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关系的态度 | 第33-34页 |
| ·家长对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 | 第34-35页 |
|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 | 第35页 |
| ·家长的"重男轻女"和"重商主义" | 第35-36页 |
| ·回族幼儿家庭教育内容调查 | 第36-37页 |
| ·家长教授阿拉伯语和宗教知识 | 第36页 |
| ·家长讲述回族历史、故事和风俗习惯 | 第36-37页 |
| ·家长带孩子去清真寺的情况调查 | 第37页 |
| ·回族幼儿家长教育方式调查 | 第37-40页 |
| ·民主型与专制型 | 第37-38页 |
| ·榜样示范、以身作则 | 第38页 |
| ·表扬和鼓励 | 第38-40页 |
| 第5章 回族传统文化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 | 第40-52页 |
| ·和谐融洽和充足的教养环境 | 第40-41页 |
| ·以多子女家庭为主 | 第40页 |
| ·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 第40-41页 |
| ·充足的传统文化学习的条件 | 第41页 |
| ·两世吉庆和重商、重男轻女的教育观念 | 第41-46页 |
| ·两世吉庆的教育观念 | 第41-44页 |
| ·重商观念和重男轻女思想 | 第44-46页 |
| ·伊斯兰文化和主流文化并重的教育内容 | 第46-47页 |
| ·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教育内容 | 第46页 |
| ·以主流文化为主的教育内容 | 第46-47页 |
| ·专制与民主相统一的教育方式 | 第47-52页 |
| ·幼儿家长的专制型教育方式 | 第47-49页 |
| ·幼儿家长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 第49-52页 |
| 第6章 回族幼儿家庭教育展望 | 第52-58页 |
| ·延续与加强回族传统文化 | 第52页 |
| ·重视传统性教育与现代性教育的结合 | 第52-53页 |
| ·更新回族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 | 第53-54页 |
| ·加强回族幼儿家庭、清真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 | 第54-55页 |
| ·重视女童教育 | 第55-58页 |
| 结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 第64-70页 |
| 附录Ⅰ 回族幼儿传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 第64-68页 |
| 附录Ⅱ 家长访谈提纲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