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湿地区居住建筑自然通风与空调耦合运行模式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空调运行模式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空调运行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空调运行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居住建筑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数学模型 | 第21-29页 |
2.1 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原理 | 第21-23页 |
2.2 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2.2.1 控制流程 | 第23-24页 |
2.2.2 控制模型 | 第24页 |
2.3 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房间热平衡方程 | 第24-27页 |
2.3.1 空调期房间热平衡方程 | 第24-26页 |
2.3.2 过渡期房间热平衡方程 | 第26-27页 |
2.3.3 自然通风房间热平衡方程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热湿地区室内热环境及空调使用行为调查 | 第29-41页 |
3.1 气候概况 | 第29-30页 |
3.2 现场调查测试与数据处理 | 第30-33页 |
3.2.1 调查测试 | 第30-32页 |
3.2.2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3.3.1 室内外热环境 | 第33-35页 |
3.3.2 空调使用习惯 | 第35-38页 |
3.4 空调启闭模式判别指标 | 第38-40页 |
3.4.1 空调开机温度判别指标 | 第38-39页 |
3.4.2 空调关机温度判别指标 | 第39-40页 |
3.4.3 自然通风延迟时间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实验及模拟验证 | 第41-54页 |
4.1 实验系统介绍 | 第41-42页 |
4.2 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实验 | 第42-44页 |
4.2.1 实验仪器与测点布置 | 第42-43页 |
4.2.2 实验工况及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9页 |
4.3.1 室内热环境分析 | 第44-48页 |
4.3.2 自然通风延迟时间 | 第48页 |
4.3.3 能耗分析 | 第48-49页 |
4.4 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49-52页 |
4.4.1 EnergyPlus简介 | 第49-50页 |
4.4.2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热湿地区居住建筑自然通风与空调交替运行优化 | 第54-65页 |
5.1 建筑物理模型 | 第54-55页 |
5.2 模拟工况 | 第55页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5.3.1 室内热舒适 | 第55-59页 |
5.3.2 空调运行能耗 | 第59-60页 |
5.3.3 最佳空调启闭条件 | 第60页 |
5.4 基于不同外围护结构下空调启闭条件优化 | 第60-63页 |
5.4.1 不同墙体构造下空调启闭条件优化 | 第60-62页 |
5.4.2 不同窗墙比下空调启闭条件优化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79页 |
附录1 图表目录 | 第73-75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75-78页 |
附录3 自动控制程序 | 第78-79页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