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专业领域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相关学科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21-24页 |
1.5.1 研究方法和措施 | 第21-23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23-24页 |
2 白马藏族的自然人文背景 | 第24-30页 |
2.1 地理区位与区域环境 | 第24-26页 |
2.1.1 区位 | 第24-25页 |
2.1.2 地形、地质、气候 | 第25页 |
2.1.3 白马河流域的铁楼藏族乡乡域概况 | 第25-26页 |
2.2 民俗文化与宗教习俗 | 第26-29页 |
2.3 经济类型与生产生活方式 | 第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3 白马藏族的传统聚落与民居概况 | 第30-70页 |
3.1 白马河流域白马藏族传统聚落的基本特征 | 第30-38页 |
3.1.1 山谷河岸型聚落 | 第30-32页 |
3.1.2 山腰缓坡型聚落 | 第32-36页 |
3.1.3 山间台地型聚落 | 第36-38页 |
3.2 白马藏族民居的基本发展特征 | 第38-40页 |
3.2.1 白马藏族民居的历史渊源与原始型制 | 第38-39页 |
3.2.2 白马藏族民居的现状概况 | 第39-40页 |
3.3 白马河流域白马藏族民居的基本类型 | 第40-69页 |
3.3.1 土木杉板型传统民居 | 第41-58页 |
3.3.2 砖木型规范式民居 | 第58-64页 |
3.3.3 新型民居民宿 | 第64-69页 |
3.4 小结 | 第69-70页 |
4 白马河流域白马藏族民居的营建特征 | 第70-94页 |
4.1 民居的选址与功能布局 | 第70-77页 |
4.1.1 民居的选址与整体布局 | 第70-72页 |
4.1.2 民居的基本功能布局 | 第72-77页 |
4.2 民居的基本营建体系组成 | 第77-82页 |
4.2.1 民居的承重结构体系 | 第78-80页 |
4.2.2 民居的围护结构体系 | 第80-82页 |
4.3 民居的营建技艺 | 第82-92页 |
4.3.1 民居的选材 | 第82-84页 |
4.3.2 民居的营建施工流程 | 第84-89页 |
4.3.3 民居的营建工艺做法 | 第89-92页 |
4.4 小结 | 第92-94页 |
5 白马藏族传统民居的营建智慧体系与传承 | 第94-107页 |
5.1 营建智慧的基本概念 | 第94-95页 |
5.2 白马藏族传统民居的营建智慧体系 | 第95-101页 |
5.2.1 适用的功能空间体系 | 第95-97页 |
5.2.2 生态宜居体系 | 第97-99页 |
5.2.3 安全稳定的结构体系 | 第99-100页 |
5.2.4 小结 | 第100-101页 |
5.3 传统民居营建智慧的潜在问题与弊端 | 第101-103页 |
5.3.1 传统民居功能分区上的问题与不足 | 第101-102页 |
5.3.2 传统营建材料的缺陷 | 第102-103页 |
5.3.3 传统人居空间存在采光通风问题 | 第103页 |
5.4 民居演绎过程中营建智慧传承问题剖析 | 第103-106页 |
5.4.1 白马民居传统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的矛盾 | 第103-104页 |
5.4.2 工匠技艺传承与模式化、装配式等现代技术的矛盾 | 第104-105页 |
5.4.3 营建智慧体系在传承中的打破与置换 | 第105页 |
5.4.4 错误引入设计观念所引发的问题 | 第105-106页 |
5.5 小结 | 第106-107页 |
6 白马藏族民居的营建更新策略与设计探索 | 第107-128页 |
6.1 白马藏族民居营建更新原则 | 第107-110页 |
6.1.1 立足于传统民居的保护 | 第107页 |
6.1.2 以当地的地域环境为更新的基本点 | 第107-108页 |
6.1.3 协调好民居更新与产业形式的关系 | 第108-109页 |
6.1.4 传统营建智慧与现代建筑技术相辅相成 | 第109页 |
6.1.5 民居更新要与本族文化价值相和谐 | 第109-110页 |
6.2 建立保护体系,制定保护策略 | 第110页 |
6.3 白马藏族民居营建更新优化策略 | 第110-119页 |
6.3.1 木材的工艺改良与穿斗式木构架的优化 | 第111-113页 |
6.3.2 夯土墙的工艺优化 | 第113-115页 |
6.3.3 楼地面和屋面体系的工艺优化 | 第115-116页 |
6.3.4 营建工序的优化 | 第116页 |
6.3.5 防火系统的构建 | 第116-117页 |
6.3.6 生态技术体系与民居更新相结合 | 第117-119页 |
6.4 白马河流域白马藏族民居营建更新设计探索 | 第119-126页 |
6.4.1 农业居住型家庭方案设计 | 第120-123页 |
6.4.2 旅游接待型家庭方案设计 | 第123-126页 |
6.5 小结 | 第126-128页 |
7 结语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6页 |
图目录 | 第136-139页 |
图表目录 | 第139-140页 |
表格目录 | 第140-141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