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及主要参数确定 | 第15-23页 |
引言 | 第15页 |
2.1 文山地区电力现状 | 第15-17页 |
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2.3 铁路牵引变主要设计参数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工程总体设计及方案比选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页 |
3.1 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 第23-24页 |
3.2 文山地区电网规划情况 | 第24-26页 |
3.3 腻革龙牵引交接入方案 | 第26-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电气计算与电能质量分析 | 第35-49页 |
引言 | 第35页 |
4.1 计算依据及原则 | 第35-36页 |
4.1.1 潮流计算原则 | 第35页 |
4.1.2 稳定计算原则 | 第35-36页 |
4.2 潮流及调相调压计算 | 第36-41页 |
4.3 稳定计算 | 第41页 |
4.4 电能质量分析 | 第41-48页 |
4.4.1 牵引供电系统电压损失对短路容量的需求 | 第41-43页 |
4.4.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限定对短路容量的需求 | 第43-44页 |
4.4.3 谐波电压、电流限值与短路容量的关系 | 第44-47页 |
4.4.4 综合分析 | 第47-48页 |
4.5 云桂铁路腻革龙牵引变接入点短路容量校核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供电方案设计 | 第49-80页 |
引言 | 第49页 |
5.1 腻革龙牵引变220KV外部供电工程变电部分设计 | 第49-59页 |
5.1.1 220KV鲁都黑变加腻革龙间隔 | 第49-54页 |
5.1.1.1 220KV鲁都黑变电站概述 | 第49-50页 |
5.1.1.2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 第50-52页 |
5.1.1.3 变电二次部分 | 第52-54页 |
5.1.2 500KV砚山变电站加腻革龙间隔 | 第54-59页 |
5.1.2.1 500KV砚山变电站概述 | 第54页 |
5.1.2.2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 第54-57页 |
5.1.2.3 变电二次部分 | 第57-59页 |
5.2 腻革龙牵引变220KV外部供电工程线路部分设计 | 第59-80页 |
5.2.1 腻革龙牵引变220KV外部供电工程线路路径选择 | 第59-69页 |
5.2.1.1 两端变电站进出线情况 | 第59-61页 |
5.2.1.2 路径方案选择 | 第61-69页 |
5.2.2 腻革龙牵引变220KV外部供电工程线路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第69-80页 |
5.2.2.1 导线选择 | 第69-73页 |
5.2.2.2 地线选择 | 第73-75页 |
5.2.2.3 绝缘子串及金具 | 第75-77页 |
5.2.2.4 杆塔和基础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1页 |
6.1 结论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
附录A: 云桂铁路(云南段)牵引变主接线 | 第85-86页 |
附录B: 云桂铁路各牵引变电所变压器安装容量及用电负荷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