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修复夹具焊接缺陷的超声检测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2页 | 
|     1.3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管道修复焊缝超声检测工艺与设备 | 第13-33页 | 
|     2.1 焊缝接头形式及缺陷分析 | 第13-14页 | 
|     2.2 对比试块的设计制作 | 第14-19页 | 
|         2.2.1 搭接角焊缝对比试块的设计制作 | 第14-17页 | 
|         2.2.2 对接纵焊缝对比试块的设计制作 | 第17-19页 | 
|     2.3 检测方案的制定 | 第19-23页 | 
|         2.3.1 搭接角焊缝超声检测方案设计 | 第19-21页 | 
|         2.3.2 对接纵焊缝超声检测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     2.4 超声检测仪器与设备 | 第23-29页 | 
|         2.4.1 超声检测仪的选择 | 第23页 | 
|         2.4.2 检测探头的选择 | 第23-29页 | 
|         2.4.3 耦合剂的选择 | 第29页 | 
|     2.5 缺陷的量化计算 | 第29-32页 | 
|         2.5.1 搭接角焊缝中缺陷的量化计算 | 第29-30页 | 
|         2.5.2 对接纵焊缝中缺陷的量化计算 | 第30-32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管道修复搭接角焊缝的超声检测 | 第33-49页 | 
|     3.1 检测参数及检测结果 | 第33-38页 | 
|         3.1.1 检测参数选择 | 第33页 | 
|         3.1.2 检测结果记录 | 第33-38页 | 
|     3.2 检测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     3.3 搭接角焊缝熔合线区域超声检测分析 | 第39-47页 | 
|         3.3.1 搭接角焊缝超声检测模型分析 | 第40-42页 | 
|         3.3.2 搭接角焊缝超声检测模型验证 | 第42-45页 | 
|         3.3.3 焊缝熔合线区域平底孔位置的检测误差 | 第45-46页 | 
|         3.3.4 焊缝熔合线区域检测盲区分析 | 第46-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管道修复对接纵焊缝的超声检测 | 第49-61页 | 
|     4.1 检测参数及检测结果 | 第49-52页 | 
|         4.1.1 检测参数选择 | 第49页 | 
|         4.1.2 检测结果记录 | 第49-52页 | 
|     4.2 检测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4.3 TOFD法对于焊缝近表面缺陷的识别 | 第53-59页 | 
|         4.3.1 横波TOFD法适用条件 | 第55-56页 | 
|         4.3.2 横波TOFD法中缺陷的定量计算 | 第56页 | 
|         4.3.3 横波TOFD法检测分析 | 第56-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