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1 胸苷的性质及应用 | 第8页 |
1.2 胸苷的生产工艺 | 第8-9页 |
1.3 大肠杆菌中胸苷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节机制 | 第9-14页 |
1.3.1 pyrBI 和 pyrE 的弱化子调控 | 第11-12页 |
1.3.2 pyrC 和 pyrD 的调控 | 第12-13页 |
1.3.3 carAB 的调控机制与 reiterative transcription | 第13-14页 |
1.4 代谢工程 | 第14-16页 |
1.5 胸苷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2.1.1 菌种和质粒 | 第19-20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1.3 实验药品 | 第20-21页 |
2.1.4 主要溶液配置 | 第21-22页 |
2.1.5 培养基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2.2.1 菌株培养及发酵 | 第22-23页 |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3页 |
2.2.3 PCR 扩增 | 第23-24页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4-25页 |
2.2.5 PCR 产物以及 DNA 片段切胶回收 | 第25页 |
2.2.6 DNA 的酶切、去磷酸化和连接 | 第25-26页 |
2.2.7 提取大肠杆菌中质粒的方法 | 第26-28页 |
2.2.8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28页 |
2.2.9 大肠杆菌基因敲除 | 第28-30页 |
2.2.10 菌落 PCR | 第30页 |
2.2.11 RT-qPCR | 第30-33页 |
2.2.12 引物设计与基因测序 | 第33页 |
2.2.13 数据测定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61页 |
3.1 E. coli BL21(DE3)代谢工程改造 | 第35-53页 |
3.1.1 deoA 基因敲除 | 第35-37页 |
3.1.2 tdk 基因敲除 | 第37-39页 |
3.1.3 udp 基因敲除 | 第39-41页 |
3.1.4 pgi 基因敲除 | 第41-43页 |
3.1.5 pyrL 敲除 | 第43-45页 |
3.1.6 ushA、thyA、dut 和 ndk 的过表达 | 第45-48页 |
3.1.7 nrdA 与 nrdB 的过表达 | 第48-51页 |
3.1.8 质粒 pLM1 与 pLM2 抗性基因的替换 | 第51-53页 |
3.2 工程菌株发酵结果 | 第53-61页 |
3.2.1 BS01、BS02 和 BS03 的发酵结果 | 第53-54页 |
3.2.2 BS04 和 BS05 的发酵结果 | 第54-55页 |
3.2.3 过表达质粒 pLS4 对胸苷积累的影响 | 第55-57页 |
3.2.4 过表达质粒 pLM2 对胸苷积累的影响 | 第57页 |
3.2.5 过表达质粒 pLS4 和 pLM2 对胸苷积累的影响 | 第57-58页 |
3.2.6 BS08 分批补料发酵 | 第58-59页 |
3.2.7 ushA、thyA、dut、ndk、nrdA 和 nrdB 的 RT-qPCR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4.1 实验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4.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