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我国人民警察的性质及职能 | 第15-22页 |
1.1 警察的概念 | 第15-16页 |
1.1.1 警察的含义 | 第15页 |
1.1.2 我国人民警察的概念 | 第15-16页 |
1.2 我国人民警察的性质及职能 | 第16-17页 |
1.2.1 我国人民警察的性质 | 第16页 |
1.2.2 我国人民警察的职能 | 第16-17页 |
1.3 警察形象的概念及内容 | 第17-20页 |
1.3.1 警察形象概念及内涵 | 第17页 |
1.3.2 警察形象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3 警察形象定位 | 第18-20页 |
1.4 构建和谐社会对警察形象的要求 | 第20-21页 |
1.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20页 |
1.4.2 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型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警察形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 第22-43页 |
2.1 当代中国警察形象危机现状 | 第22-28页 |
2.1.1 形象危机概念 | 第22页 |
2.1.2 警察形象危机的现状 | 第22-28页 |
2.2 当代中国警察形象危机产生的内部原因 | 第28-33页 |
2.2.1 我国警察组织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 第28-29页 |
2.2.2 警察素质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3 警察职业道德及职业认同感的缺失 | 第30-31页 |
2.2.4 警察职业倦怠导致警察形象危机 | 第31-33页 |
2.2.5 规章、制度不完善使警察处于尴尬境地 | 第33页 |
2.3 当代中国警察形象危机的外部原因 | 第33-42页 |
2.3.1 缺乏执法环境、影响警察权威的树立 | 第33-37页 |
2.3.2 警察的义务被无限放大 | 第37页 |
2.3.3 社会舆论、谣言、恶意丑化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4 渉警影视剧作品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 第38-40页 |
2.3.5 警用装备的滥用对警察形象的损害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警察形象危机问题应对措施研究 | 第43-56页 |
3.1 加强警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43-45页 |
3.1.1 牢固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 第43-44页 |
3.1.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世界 | 第44页 |
3.1.3 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44页 |
3.1.4 以民意领跑警务 | 第44-45页 |
3.2 加强警察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建设 | 第45-50页 |
3.2.1 推进公安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 第45-47页 |
3.2.2 贯彻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 第47-48页 |
3.2.3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 第48-49页 |
3.2.4 国家和政府对警察权的维护和限制 | 第49-50页 |
3.3 加强学习型警察队伍建设 | 第50-52页 |
3.3.1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 第50-51页 |
3.3.2 加强警察文化建设 | 第51-52页 |
3.3.3 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 第52页 |
3.4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 第52-55页 |
3.4.1 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第53页 |
3.4.2 正确处理警察与媒体的关系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一 | 第60-62页 |
附录二 | 第62-6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