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应用及未来趋势 | 第11-12页 |
1.2.1 国内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及应用 | 第11页 |
1.2.2 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阶段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光伏发电特点及应用情况 | 第13-20页 |
2.1 光伏发电的原理及其特点 | 第13-15页 |
2.1.1 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理 | 第13-14页 |
2.1.2 光伏发电特性分析 | 第14-15页 |
2.1.3 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因素 | 第15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及应用范围 | 第15-17页 |
2.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类型与优缺点分析 | 第15-16页 |
2.2.2 光伏发电与电网关系类型与优缺点分析 | 第16-17页 |
2.3 分布式光伏发电典型实例 | 第17-18页 |
2.3.1 分布式光伏发展趋势 | 第17页 |
2.3.2 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实例 | 第17-18页 |
2.4 国内光伏发电相关标准 | 第18-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20-29页 |
3.1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组成部分 | 第20-22页 |
3.1.1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 | 第20-21页 |
3.1.2 直流汇流装置 | 第21页 |
3.1.3 分布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 第21页 |
3.1.4 分布式光伏升压系统 | 第21-22页 |
3.1.5 光伏发电安全自动化系统 | 第22页 |
3.2 具有远程监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案设计 | 第22-25页 |
3.2.1 分布式光伏设计方案一 | 第22-24页 |
3.2.2 分布式光伏设计方案二 | 第24-25页 |
3.2.3 并网系统的远程监测方式 | 第25页 |
3.3 光伏发电并网中产生的电力系统问题 | 第25-27页 |
3.3.1 并网影响的电力系统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3.3.2 光伏并网系统的电能质量要求 | 第26-27页 |
3.4 光伏发电并网中的远程监测需求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光伏并网系统建模仿真 | 第29-35页 |
4.1 光伏组件模型仿真 | 第29-31页 |
4.1.1 光伏电池模拟仿真 | 第29-31页 |
4.1.2 并网光伏系统逆变器模拟仿真 | 第31页 |
4.2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仿真 | 第31-33页 |
4.3 SIMULINK分布式光伏并网仿真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光伏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法改进研究 | 第35-40页 |
5.1 光伏发电并网过程中的谐波污染危害 | 第35-36页 |
5.1.1 光伏发电并网过程中的谐波产生 | 第35-36页 |
5.1.2 电力谐波的危害 | 第36页 |
5.2 光伏谐波污染的电能质量改进措施 | 第36-37页 |
5.2.1 模拟仿真中的谐波分析 | 第36-37页 |
5.2.2 光伏模拟仿真谐波改进措施 | 第37页 |
5.3 LCL组件滤波模拟仿真 | 第37-39页 |
5.4 模拟滤波仿真FFT ANALYSIS实测评价 | 第3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6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测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 第40-50页 |
6.1 光伏远程监测数据传输手段方案分析 | 第40-42页 |
6.1.1 光纤通信技术分析 | 第40-41页 |
6.1.2 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 第41页 |
6.1.3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分析 | 第41-42页 |
6.2 分布式光伏监测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 第42-44页 |
6.2.1 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监控方案整体设计 | 第42页 |
6.2.2 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监控方案整体设计 | 第42-43页 |
6.2.3 基于混合式光伏监测与数据传输的方案选择 | 第43-44页 |
6.3 光伏发电监测数据传输系统方案的设计 | 第44-49页 |
6.3.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监控总体结构 | 第44-46页 |
6.3.2 基于自愈环网(光纤)的主干通信线路 | 第46-47页 |
6.3.3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监测点接入 | 第47页 |
6.3.4 分布式光伏监测数据的传输过程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47-4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